什么是碳中和?
熱烈響應“碳中和”
面對來自最高層的明確的碳中和政策信號,國企率先行動起來,其中不乏排放大戶。
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表示已經啟動碳中和路徑研究,但尚未公布明確的碳中和時間表與行動計劃。國家電網在今年3月初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在提出加速公司自身減排的同時,更側重的是其作為
平臺支持和推動整個電力行業向碳中和轉型的路線圖,但該方案沒有提出實現達峰和中和的時間表。全球最大的鋼鐵制造集團寶武鋼鐵則拿出了明確的時間表:“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另一家特大型電力國企三峽集團也表示力爭于2023年
碳排放達峰、2040年實現碳中和。
在私企中,信息技術企業走在了最前面。今年1月,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但尚未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線和業務范圍;3月,螞蟻集團承諾在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讓公司運營、供應鏈及員工因公差旅產生的排放都實現中和。
“航母級”國企和科技巨頭帶頭提出碳中和倡議,無疑將對市場預期和投資走向產生影響。國家電網公布碳中和行動方案當天,碳中和概念股隨之大漲。3月以來,雖然中國股市整體表現不佳,碳中和概念股卻在持續走強。
對市場走向嗅覺靈敏的投資機構也在快速跟進:3月中下旬,中國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高瓴資本宣布成立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專項的
綠色基金;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中金資本與
新能源企業協鑫聯合成立碳中和相關基金,首期規模為40億元。
語焉不詳的承諾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如果說中國實現碳中和將是一場跨越40年的歷史大戲,那么它有著頗為熱鬧的開場。但在這熱鬧之中我們必須追問,當企業在說碳中和時,到底是在說什么?
光說“碳中和”是不夠的,如果不說明是要在什么業務范圍內實現它。對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測算和報告時,專業人士會基于國際慣用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在三個范圍進行統計。范圍一只考慮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產生的直接排放;范圍二測算的與是企業購買的電力、蒸汽、供熱或制冷有關的間接排放量;范圍三則覆蓋了企業價值鏈中產生的所有間接排放,包括所采購的原料、員工商務差旅、產品運輸和配送等等環節中產生的排放。企業的碳中和目標到底涉及多大規模的排放,只有當企業明確劃定承諾的覆蓋邊界,這個問題才能有答案。此外,碳中和指的是實現二氧化碳的中和,還是全部溫室氣體的中和,兩者之間也有明顯的差別。
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經表態的中國企業中,只有螞蟻集團對碳中和承諾覆蓋的范圍做了界定。螞蟻集團已經表示要在2021年實現范圍一和范圍二的碳中和,并在2030年實現全部三個范圍的凈零排放,但仍有待進一步明確是二氧化碳還是全部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其他企業的碳中和承諾暫時都還含糊不清,沒有更具體的說明。
碳中和目標太模糊,這不是中國企業的專利,全球各地的企業和政府都有這樣的問題。在《自然》雜志3月發表的一篇評
論文章中,多位科學家指出,空洞的承諾、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外界很難了解大部分國家、企業實現目標的具體戰略,更無法評估其實際影響。這些科學家呼吁各國政府和企業盡快提高碳中和目標和實施進展的透明度。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