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轉型與
綠色發展(廣東)高峰
論壇在廣州舉辦。國內外能源、金融、戰略、環境領域的
專家、學者到場,主要圍繞大灣區能源轉型路徑進行了分析探討。
就中國承諾2060年實現“
碳中和”,一些專家學者認為,作為先行先試的粵港澳大灣區,應加快能源轉型,提前實現“
碳中和”目標,這需要開辟一條新路,甚至是血路。
大灣區應率先實現能源轉型
在全球低碳化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作出了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
碳排放國,我國排放量占全球約28%。
所謂碳中和,是指實現凈
碳足跡為零,即增加的溫室氣體與減少的相等。現有的國際做法有兩種:一是通過
碳補償等方式除溫室氣體;二是減少碳排放,最終目標是僅使用再生能源,而非化石燃料,使碳的釋放與吸收回地球的量達平衡不增加。
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廣東)高峰論壇上,許多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兌現諾言是中國夢在能源領域的具體體現。“實現碳中和是個很痛苦,也是個很難很難的過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表示。具體到個人,他打了個比方:“僅僅通過食物消化排出的碳,個人若想實現碳中和,每年得種十棵樹。”“實現碳中和不容易,但這是大灣區的歷史使命。”在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的認知里,作為全國先行先試地區,所有領域都理應走在全國前列,能源也不該例外。“國家要2060年完成碳中和,大灣區至少得提前20年完成才行。灣區這么先進的地方不提速,國家其他地區怎么完成呢?”他說。在他的研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經濟、能源結構情況與德國基本相當。德國提出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大灣區不應落后,“而且德國轉型更嚴格,還要棄核電,大灣區不需要。”
破除體制障礙,加速科技創新
與會專家看來,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粵港澳大灣區,在過去4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之相比,能源改革相對于其他領域仍略顯保守,這很可能關系到能源轉型目標的實現。“傳統形成的能源體制機制,阻礙著能源革命轉型,應該破除這種障礙,讓能源回歸市場,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助理郭焦鋒稱。即便如此,專家們仍舊認為,大灣區所處的機遇最大。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直言不諱:“如果灣區不往前走的話,其他地方更難了。”
大灣區在能源結構方面有其顯著優勢。廣東用電量中有近1/3來自西部的清潔水電,海上風電正加速發展,火電逐年下降直至退出,用能結構明顯優化國內其他經濟發達地區。
大灣區還在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比如光伏。在“寸土寸金”的大灣區,屋頂成為發展光伏的可能。“我們做了實地調研,珠三角大樓林立,大于2000平米的整塊屋頂量非常大。”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黛青稱。一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另一方面也發展新技術,努力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自嘲在深圳“創新創業”。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正在探索二氧化碳捕捉、海水制氫等最前沿技術。“不能老說煤不好,應該不論出身,只論排放。”謝和平說,“我們的技術就是要實現零排放。零排放的碳,同樣是清潔環保的。”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加速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大灣區的能源轉型,需要開辟出一條新路。李俊峰的用詞更加犀利,“是要殺出一條血路。大灣區的轉型,不僅為當地,也是為全國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