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錯位發展:考慮發展商品指數期貨
碳排放以外,廣州期貨交易所可能發展的品種,有業內人士建議發展商品期貨指數。
目前在全國經濟圈中,國內期貨交易所布局三地,上海云集中金所、上期所和上期能源三家期貨交易所,大連、鄭州各有一家商品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明顯“缺位”,這也使華南的一些生產企業在市場中處于被動狀態。
不過上述幾大期貨交易所當中,已經涵蓋了農產品、工業品、金融期貨等各種產品,然而對廣州期貨交易所來說,應該向什么樣的產品發展?近幾年來,廣州金融業內人士對發展期貨交易所的呼吁一直沒有停止過,《綱要》定位廣州為“國際大都市”,這種期許更加迫切,廣州能不能在
碳金融發展方面有所作為?
2016年,在一次“廣州金融”發布會上,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邱億通曾表示,爭取國家批復設立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試驗區內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碳金融等一系列創新試點;爭取新設廣州期貨交易所、廣州融資租賃資產交易中心等金融交易平臺。
此前,廣發期貨原總經理肖成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廣州要發展期貨交易所,就要跟全國其他交易所有錯位發展,除了推出新產品以外,也可以考慮推出商品
價格指數的期貨產品。
上述深圳期貨公司高管認為,如果是商品指數的品種,也可以設置成為金融期貨,并不需要實物交割,這也是一個可行的發展方向。
在2018年底,中信證券(600030.SH)向越秀金控(000987.SH)發行近8億股,吸收合并廣州證券的重組預案堪稱“挑肥揀瘦”,中信證券只是要了廣州證券母公司主體,旗下的金鷹基金和廣州期貨都需要越秀金控來回購。由此可見廣州期貨依然在廣州國資委控制之下。另外,廣州還有廣發證券(000776.SZ)旗下的廣發期貨等期貨公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