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建材行業加快轉型升級腳步
關注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主流鋼鐵集團的首要任務。截至目前,全球約40家鋼鐵企業公布了明確的“
碳中和”目標,其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45%。
歐洲SSAB集團是全球第一家宣布到2026年向市場供應無化石燃料鋼材的鋼鐵企業,其計劃將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25公斤,并徹底淘汰高爐和轉爐設備。亞洲浦項除了計劃新建電爐,也在澳大利亞、沙特和馬來西亞開發綠氫生產項目,并計劃在2050年將現有高爐全部替換為氫基DRI設備。俄羅斯第一大鋼鐵集團NLMK集團將噸鐵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10年的2.25噸減少至2023年的1.74噸,降幅為23%,并將2024年的目標定為1.73噸。
期貨日報記者注意到,我國鋼鐵企業也在進行低碳行動。河鋼集團和寶武集團是國內最早公布低碳技術路線圖的鋼鐵企業,二者先后于2022年和2023年建立了全球第一座和第二座工業規模的氫基DRI設備,且寶武集團在2023年啟動了千萬噸級
CCUS(一項技術,捕獲二氧化碳,并將其直接利用或封存)項目、湛江100萬噸氫基DRI項目也順利投產。鞍鋼、包鋼、建龍、首鋼、晉南鋼鐵、中晉太行等鋼鐵企業也在探索綠色低碳路徑。
一位鋼鐵行業
專家介紹,鋼鐵行業是我國31個制造業大類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業,碳排放量占國內碳排放總量的15%。全球每年生產和使用高達18億噸鋼材,其中近50%來自中國。不同于發達國家,我國鋼材生產仍以碳排放強度高的長流程為主,粗鋼產能約占90%。無論從全球氣溫控制目標還是從我國“雙碳”目標的角度考量,鋼鐵行業
碳減排都勢在必行,鋼鐵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只是時間問題。此外,我國鋼鐵行業工業化程度高、行業集中度高,具有一定的人才、技術、管理基礎,比較容易實現對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
2024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正在積極推動,爭取盡快實現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首次擴圍。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開展了兩項工作:一是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對重點行業組織開展年度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二是開展擴圍專項研究。我國碳排放集中在發電、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重點行業,這八個行業占到了國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左右。除了發電行業,其他行業雖然沒有納入配額管控,但其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工作已經開展起來。擴圍的專項研究包括對重點行業的配額分配方法、核算報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擴圍實施路徑等,開展專題研究評估論證。趙英民表示,生態環境部將堅持成熟一個、納入一個的原則,充分借鑒運用好已有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經驗,加強擬納入行業的碳排放管理的制度建設、數據管理、宣傳培訓,使這些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在納入
碳市場后,能夠滿足
碳市場的管理要求,確保碳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推動相關行業和重點排放單位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鋼鐵行業一旦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企業的生產成本被推高就是確定性事件,其經營壓力隨之加大。”上述鋼鐵行業專家認為,東南亞鋼材種類增多、質量提高,日韓適度下調出口
價格,疊加CBAM(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推進,鋼材市場出口競爭激烈,我國鋼材產品的
價格優勢可能有所減弱。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勢必擴圍至鋼鐵行業。鋼鐵企業碳排放數據的披露不僅能讓行業碳排放更透明、更市場化、更合理,而且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行業無序發展的問題,有助于鋼鐵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能夠更好應對碳排放成本的大型鋼鐵企業的市場地位將更加穩固。鋼鐵行業要未雨綢繆,積極應對碳交易帶來的挑戰,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江蘇富實數據研究院院長蔡擁政說。
中信建投期貨玻璃高級分析師胡鵬認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施行,對玻璃市場的影響是中長期的,而短期影響相對有限。建材行業暫未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企業還沒有緊迫的轉型壓力和新增的生產成本。但是,玻璃行業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大勢所趨,行業“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將逐步實現。玻璃傳統的高能耗生產方式將受到約束,尤其是以煤制氣為燃料的玻璃產線,將逐漸轉向更加清潔的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產線,以此降低碳排放量。另外,隨著“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未來節能玻璃、TCO玻璃的需求將增加,行業轉型升級的進程將加快。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