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市場仍有發展空間
碳金融市場是碳市場和金融市場鏈接的一部分,也是碳市場基本的一個要素。不過,我國碳金融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劉杰介紹,碳金融產品大致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碳市場的交易工具,包括期貨、遠期、期權等。去年4月份證監會發布了一份碳金融產品的行業標準,但是目前中國碳金融產品非常少,少數遠期產品在做交易,期貨、期權等還是空白。而在成熟的歐盟碳市場,95%的交易規模是碳金融、
碳期貨、衍生品交易。
第二類是融資工具,包括碳資產的抵質押業務、
托管業務和債券業務。去年開始,中國金融機構對于碳資產抵質押業務進行了非常好的嘗試,十多家銀行做了首單或者首批
碳配額CCER的抵質押業務,今年也有金融機構開拓了更多的金融類產品。
第三類是碳金融的支持工具,包括碳指數、
碳基金、碳保險等。
劉杰介紹,在區域碳市場十年的發展中,上海、湖北、廣州、深圳等地都做過碳金融的有益嘗試。其中上海的一些創新做法一直引領全國。例如上海第一個采用中央對手清算的遠期產品,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合法合規的碳遠期產品。2021年,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還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指數公司聯合開發了中證上海
環交所綠色股票指數。去年8個公募基金分別根據
綠色股票指數公開發售了自己的ETF產品,首期募集資金160億元,截至上個月交易規模已經達到了800億元。
劉杰認為,展望中國碳金融的發展,有以下五點值得重視:
第一,深入完善區域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協同發展、互為補充,助力上海碳達峰的目標。
第二,豐富碳金融的產品類型。
第三,強化碳排放信息評價的投資導向作用。
第四,深化擴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的影響。劉杰介紹,去年全國有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得到了生態環境部的批準,上海浦東新區也是其中一員。目前上海環交所正在支持浦東新區在氣候投融資標準、氣候投融資項目部建立、氣候投融資渠道的建設,幫助浦東新區建立相關機制。
第五,推進碳市場國際化發展。劉杰認為,碳市場未來的方向一定是國際化。“歐洲能源交易所正在和我們積極對接,我們準備推出在全球最有影響力的
碳價格指數”。此外,巴黎協議下限的6.2、6.4條新的交易機制,正由生態環境部門牽頭進行積極談判,未來不久也會推出全球統一標準的減排交易。
劉杰還透露,上海環交所正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打算推出國際綠色貿易服務
平臺,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國際間的貿易壁壘,比如歐洲碳邊境調節機制等;另一方面也是很好服務企業的一個步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