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一個天然大碳庫。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國土綠化,森林面積增至34.65億畝。雖然我國森林面積大,但樹種樹齡結構不盡合理,森林整體質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面對“雙碳”戰略目標,要持續提升森林質量,為森林碳庫“增匯”。
加強林業科技創新。提升森林質量,科技創新是關鍵支撐。要圍繞森林固碳機理、
碳匯形成與調控機制、
碳匯核算
方法學等開展基礎研究,增強林業原始創新能力。針對森林資源保護、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瓶頸。加強碳匯林種質研究,選育一批速生豐產、抗逆性強、碳匯功能好的林木新品種,不斷提高造林良種使用率。依靠數字創新技術及時精準預警和監測森林火災、病蟲害等情況,改善林業經營管理。推進北斗、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研發,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提升碳匯計量監測能力。實施林業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完善人才選拔機制,造就一批林業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基層林業科技骨干,為林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
推動林業轉型升級。要打造林業數字化
平臺,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串聯”林業生產要素,分析利用林業經營數據,形成科學有效的林業產業決策機制,不斷提高林業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科學合理采伐利用和更新,優化森林年齡、組成和空間結構,為新的森林生長騰出吸碳和儲碳空間。提升對木材的加工、使用和回收利用水平,有效延長木產品儲碳時間并減少分解釋放。推動林業產業鏈企業的智能化、
綠色化,加強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賦能“碳匯林”項目開發與交易,拓展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促進林業與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跨界融合,培育氣候智能型林業、林業生物產業、林業生態服務業、林業文化產業等新業態。
持續深化林業改革。要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建立健全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合作社、家庭林場、股份林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標準化建設,培育壯大一批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支持小農戶通過多種形式聯合經營。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鼓勵國有林場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通過合作、
托管、租賃等形式開展聯合經營。引導各類企業通過租賃、入股、合作等形式參與林業經營,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支持符合國內
碳市場要求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交易,建立完善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森林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鼓勵探索林權資產折資量化的林票運行機制,增強森林資源資產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教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