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浪層疊、珍禽蹁躚。在射陽縣沿海長堤兩側,千頃生態林迎風而立,為海疆筑起一道
綠色屏障。這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沿海生態國家儲備林項目。4月1日,這一片儲備林又添了“新客”。數百株中山杉、苦楝經歷了耐堿度試驗,被移栽到海堤、低洼高亢地等。
莽莽林海,見證非凡。近年來,射陽縣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重大戰略部署,以打造東部沿海“塞罕壩”為追求,不斷強化耐鹽堿育種攻關,掀起綠化造林建設熱潮,推動種苗成活率從50%升至90%以上,累計新造林面積超9.7萬畝,在祖國版圖上繪就出一抹亮麗綠色。
投資43.5億元、總面積36萬畝的沿海生態國家儲備林項目,系全國唯一以縣屬國有公司申報的國家儲備林項目。“2018年,我們向農發行申報30億元經營性林業資源開發和保護中長期貸款,創全系統林業資源貸款金額之最。”射陽縣旅投集團董事長王敦連介紹。
射陽沒有天然森林,多草甸、人工林,如何書寫鹽堿灘上植綠興綠的奇跡?耐鹽堿作物培育最為關鍵。
在沿海耐鹽堿樹種繁育基地,
專家們通過光、水、土等多項指標的精細調節,模擬種苗生長環境。“我們與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省林業科學院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產學研合作基地,開展耐鹽堿、固碳能力強的種苗繁育研究。”王敦連說,“你看,之前這兩畝地光種苗引進就要花幾千塊錢。現在通過自繁自給,我們已經建設耐鹽堿樹種種質資源圃200畝,培育出種苗近20萬株!”
不同種苗特點如何?最適合種植于什么地方?如何改造樹種適應鹽堿地種植?射陽縣旅投集團副總經理孫正元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經驗。
作為畢業于南京林業大學的園林高級工程師,孫正元于2017年被射陽聘請從事鹽堿地適生樹種改造工作,多年來一直泡在實驗大棚里觀察研究,反復實驗。
“種子首先要經過低溫層積催芽處理,有時溫度、時間掌握得不到位,基本就是‘全軍覆沒’。”孫正元說,有些時候,樹苗剛冒頭,就有不少被鹽“咸死了”,一遍遍補種,還是東少一壟、西缺一片,這就說明選種或者耐鹽馴化有問題。在對樹種進行耐鹽馴化后,最終將表現良好的樹木篩選出來,用于下一代培育。
大葉女貞是強耐鹽堿樹種,枝葉清秀、終年常綠,但果實成熟后會自然下墜產生黑色汁液,對道路和行人造成較大影響。2018年,在南京林業大學的科研支持下,孫正元率領團隊對大葉女貞進行“改良”,在全國率先采用高位“換頭”技術將其嫁接成為不掉果的金森女貞。
如今,孫正元團隊正進一步朝著金森女貞種苗自主研發進軍。而近年來,他們在技術上的攻關還有很多。“我們和南林大組建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圍繞沿海地區耐鹽樹種篩選、沿海高鹽土改良等課題開展研究,目前已獲得相關專利4項。”
更高水平的技術含量,便意味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如今,射陽縣的耐鹽堿樹苗不僅用作本土造林,更成為200畝花園式容器苗基地的招牌產品,遠銷浙江、山東等十多個省份。
眼下,射陽正從“多種樹”向“種好樹”邁進,實現增綠、富民融合發展。“我們將以創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為目標,科學制定林農復合實施方案,加強林下套種管理,實施林下套種麥子、大豆、菊花等糧油和特經作物2萬畝,不斷提升林下經濟效益。”王敦連說。
亮麗的生態底色是發展森林康養的最大優勢。近年來,射陽以日月島康養旅游度假區為陣地,建設康養社區、體檢保健中心、濕地公園等景點,打造省內外森林康養旅居首選地,先后接待游客數百萬人,入選國家優選旅游項目、省重點旅游項目,獲得全國森林康養旅游基地、江蘇省水利風景區等稱號。
在這里,“兩山”理念轉化通道正在不斷拓寬,“降碳、控能、增匯”日益演繹出豐富場景:全省首單“
碳配額保險”落地射陽,全市首家低(零)碳產業園區
試點在射陽,全省首家縣域級別的
碳匯經濟開發與交易中心位于射陽……
在位于沿海雙碳產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的碳匯監測
平臺上,全國
碳排放權成交額等數據不斷躍動、持續攀升,“碳匯”正成為綠色發展的新風口。“我們用好儲備林‘碳庫’資源,大力實施碳匯監測,積極開展碳匯交易。”負責人鄭文介紹,公司正積極探索“森林資源管理、碳匯產業供給和碳資產配套服務”運營模式,致力打造碳資產供應商和服務商。
東風起,揚帆順,今日之射陽,九萬里風鵬正舉。下一步,該縣將錨定“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目標定位,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方向,依托沿海雙碳產業發展基地等功能載體,扎實做好能源降碳、產業零碳、生態固碳三篇文章,努力在競逐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上行穩致遠,將“生態+”融合文章書寫得更加精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