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從江蘇省“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PM2.5濃度同比改善3.1%,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國家考核優良水體比例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太湖湖體總磷、總氮濃度同比分別改善14.8%、15.4%。
“自2013年開展PM2.5監測以來,工作人員每天在固定時間、固定方位拍一張照片,通過前后比較可以明顯看到天空色調變得明亮,霧霾灰越來越少,水晶藍越來越多!”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蔣巍介紹,新時代十年,該省生態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全省PM2.5濃度大幅改善56.2%,連續2年以省為單位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提升18.7個百分點;國家考核優良水體比例提升47.6個百分點,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連續5年保持Ⅱ類,太湖連續15年實現“兩個確保”。
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著力破解治氣難題。江蘇對照國內外先進標準,加快重點行業治理設施升級改造,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噪聲、異味等問題,集中開展“兩治一提升”專項行動和“清潔城市”行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生態環境問題。江蘇堅持抓好長江大保護,實現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當年問題,當年清零”,建立健全排污口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推進長江生態保護修復。
當環保標準逐步提高,如何兼顧政府、企業、社會各方訴求,尋求多重目標下的動態平衡,而不損害社會尤其是企業發展活力?江蘇加快推動轉型升級,深入實施“1+3”重點功能區戰略,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區域生產力布局,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化工鋼鐵煤電行業優化布局、
綠色轉型,推進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如今,全省在GDP連跨7個萬億元臺階的同時,單位GDP能耗下降38%,
碳排放強度下降43%,發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綠量”更多、“含碳量”更低。
保護與發展不是一道單選題,江蘇堅持把生物多樣性保護擺在重要位置,持續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目前記錄物種數達6903種;積極推動生態創建,累計建成3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8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此外,江蘇還以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試點省為契機,將法規標準、環境基礎設施、監測監控作為支撐攻堅、惠及長遠的基礎工程來抓。近年來,江蘇先后制(修)訂生態環境領域地方性法規、規章14部,近3年累計出臺地方標準114項,數量是過去10年總和的兩倍。今年,江蘇還積極推進《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制(修)訂,開展新一輪33項標準制定,著力解決一些領域無“標”可循、無“規”可用的問題,全面推進美麗江蘇建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