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生態系統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儲周期長,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江蘇作為海洋大省,“藍碳增匯”是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的重要舉措。
2021年生態環境部啟動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
試點工作,作為首批納入全國海洋
碳匯試點監測省份,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按照《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穩步推進江蘇省鹽沼生態系統和海水養殖特色品種
碳匯監測評估,探索鹽沼和紫菜碳匯監測技術和碳匯核算方法研究,著力提升海洋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構建適宜于江蘇本地特點的海洋碳匯監測評估核算體系。
夏日炎炎,八月流火,搖晃的甲板上,泥濘的灘涂里,監測人員扛著沉重的設備忙碌地開展監測工作,這是8月南通濱海濕地碳匯監測第三輪實地調查采樣工作現場。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聯合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南通市生態環境監測站及如東生態環境監測站共計15人組成聯合監測隊伍,開展碳儲量監測和植被概況調查。本次監測工作歷時10天,調查采樣區域覆蓋南通海安到啟東全域沿海地區濱海濕地,共布設2條樣線,12個站位,累計采集樣品230余個。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將持續深入加強藍碳監測研究,對全省海洋碳匯生態系統實施動態監測評估,掌握海洋碳匯生態系統“家底”及其變化趨勢,構建海洋碳匯基礎數據庫,建設海洋碳匯數智化應用場景,建立覆蓋全省海域的業務化海洋碳匯調查監測評估體系,讓藍碳成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實現海陸“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機統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