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是第十一個“全國低碳日”,生態環境部、陜西省人民政府聯合在陜西西安舉辦2023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活動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郭芳,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鐘洪江出席活動并致辭。
中央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負責同志,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相關省(區、市)生態環境廳(局)負責同志,高校科研院所等代表參加活動。相關科研機構、企業、個人代表分享了綠色低碳的實踐與感悟,并發布了一系列低碳活動的倡議。
活動上,由西北大學等高校共同發起成立的全國高校
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發布了“肩負責任、共同行動、攜手應對氣候變化——高校
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西安共識”,聯盟輪值主席高校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宣讀共識要點。
共識指出,大學是人才培養、思想引領和科技創新的源泉,在國家實現碳中和目標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以本次低碳日活動為契機,聚焦國家戰略與地方經濟社會需求,發揮聯盟高校各自優勢,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形成建設合力。
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副校長張廣清,鄭州大學副校長屈凌波,
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李建榮,浙江農林大學校長沈希,福建師范大學副校長陳慶華,西安石油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木,臨沂大學副校長鄭秀文,西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常江共同簽署共識。
2022年9月,西北大學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發起成立全國高校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聯盟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浙江農林大學、臨沂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鄭州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石油大學6所高校相繼加入。
聯盟高校將以西安共識為基礎,以“自愿平等、開放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為原則,致力于充分發揮相關高校基礎研究積淀深厚和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通過加強資源統籌,開展實質性合作,加大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開放共享力度,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協同構建碳中和領域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育人體系,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西安共識
──秉承服務大局理念。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鮮明底色,主動增強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和區域發展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積極推動高等教育與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深度融合,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堅持開放共享,匯聚科教資源,發揮各自學科優勢,進一步推動多技術跨界融合、促進多學科協同攻關,合力推進交叉育人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加快科教協同育人。著眼“雙碳”科技創新對人才的緊迫需求,堅持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培養和造就“雙碳”人才,通過聯合組建科研和教學團隊,將創新資源轉化為高質量育人資源,以大團隊、大
平臺、大項目支撐高質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層次培養。
──深化產教融合育人。積極探索碳中和人才校企聯合培養路徑,打造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形成良性互動、優勢互補的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努力實現校企人才培養有效鏈接,構建符合國家戰略和產業需求的培養模式。
──促進校地融合發展。形成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碳中和關鍵技術合作集成平臺,不斷深化校地合作,對接地方低碳發展與企業轉型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合作共建綠色低碳示范企業,支撐示范城市(群)建設。
──共同深化國際合作。開展面向碳中和的國家氣候治理體系、國際氣候合作研究,培養積極投身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專門人才,逐步形成兼具中國特色和國際共性的“雙碳”專業人才培養資源綜合平臺。
──倡導綠色
低碳生活。建設綠色低碳校園,傳播低碳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綠色低碳意識,讓踐行低碳理念成為自覺行為,積極引導全社會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