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難度增加碳足跡管理勢在必行
碳足跡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在地球大氣中濃度總和。做好碳足跡管理既是踐行“雙碳”目標的內在需要,也是企業出口的外在要求。
今年10月1日,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俗稱“歐盟碳關稅”)也將開始試運行,涉及鐵、鋼、水泥、鋁、化肥、電力、氫氣及其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根據規定,若進口商要將歐盟碳關稅涵蓋的產品進口到歐盟,需要向歐盟有關主管部門申報進口產品的數量、經認證的含
碳排放量等信息。
碳排放量超出上限就要繳納
碳稅,若產品生產地碳定價低于歐盟
碳價,就要購買CBAM憑證補足差額。
目前,我國碳價相比歐盟碳價存在較大落差。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
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年內成交均價為50—60元/噸,歐盟
碳市場平均碳價為81歐元/噸,今年更是一度突破100歐元/噸,兩個地區的碳價價差十倍有余。如果以碳關稅的標準對來自中國的產品收稅(補足差額),國內企業出口歐洲的成本將急劇上漲,直接影響中國出口企業的成本測算、產品定價,乃至企業競爭力。
歐盟是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超過一半的光伏組件出口歐洲市場。今年一季度,我國鋰電池出口額為1097.9億元,同比增長94.3%,基于電動汽車高補貼、海外儲能市場需求爆發,歐洲正成為我國電池產業新的增量市場。
“碳足跡要求相當于設置了一道新門檻。”業內認為,電池、光伏組件雖然還沒有納入歐盟碳關稅覆蓋范圍,但其原材料涉及鋼鐵、鋁等碳關稅覆蓋的門類,預計未來也會被納入其中,這將增加我國相關產品的出口難度。
遠景動力執行董事趙衛軍此前算過一筆賬:以一個100度電池包為例,制造階段的碳排放在5噸左右,按100歐元的歐盟碳價計算,其出口面臨的碳成本在500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3800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