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產業之一。人們以前總說農業“靠天吃飯”,這正體現了農業對于氣候及氣候變化的高度依賴性和脆弱性。在全球氣候危機日趨嚴重的大背景下,如何趨利避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氣候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與風險,同時充分挖掘潛在的農業發展與轉型機遇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重要問題。
氣候變化對于全球農業的影響和風險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六次評估報告再次表明,氣候變化正在給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林業、漁業和水產養殖業帶來多方面的壓力與威脅1。
在過去50年里,全球中低緯度地區農業生產力的增長已經因為氣候變化而變緩,氣候變化已全面影響了作物產量和質量、草原質量、森林分布、魚群分布等各個方面。例如,根據多模型比較的結果,考慮到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和不考慮適應的前提下,氣候變化對全球四種主要作物(玉米、小麥、水稻和大豆產量)總體呈現負面影響,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將使這四種作物的單產平均減少25%,并且會降低一些作物的營養密度1。
氣候變化還改變了一些關鍵的物候與生長區域的適宜性。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將有10%的作物和畜牧生產區的氣候將變得不再適宜現有的作物生產和牲畜養殖1。例如,熱帶地區的熱脅迫將給作物生產帶來非常嚴峻的不利影響,蔬菜在授粉和結果期間更容易受到高溫和干旱的壓力,從而影響產量和質量。全球平均氣溫升高還可能增加一些害蟲出現的頻率,使許多作物面臨更嚴重的蟲害威脅。
氣候極端事件已經影響了種植業和漁業部門的生產力。2015年至2020年間,同時遭遇了三種以上不同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國家占比已超過了50%,遭遇至少一次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國家的占比已經接近60%1。這些數據表明,極端氣候天氣和氣候事件已經成為全球多數國家的普遍現象,并對全球糧食安全、食物安全和農村生計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外,氣候變化對農業的風險還具有復合性與級聯性。例如,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總量及其時空分布的影響,會間接影響作物生產,強降雨和干旱等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加劇會給作物產量帶來直接威脅。在雨養條件下,高溫和干旱的復合影響會使歐洲的玉米產量下降超過60%2。
氣候變化對農業和糧食安全的負面影響將增加饑餓、營養不良及其他飲食相關的風險,從而影響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實現,尤其是零饑餓目標的實現。相關研究估計,到2050年全球可能會有5000多萬人營養不良,如果不通過國際貿易等政策與措施進行有效適應,全球營養不良的人數可能會達到7300萬3。
此外,對一些社會經濟本來就不太穩定的區域,氣候變化會加劇糧食危機和營養不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的《2021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表明,易受沖突和極端氣候影響的低收入國家食物不足發生率的升幅最大,如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是2017年至2019年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食物不足發生率升幅最大的區域,而非洲地區是唯一一個同時受沖突、極端氣候和經濟衰退三種因素綜合影響的區域,食物不足發生率將上升并威脅社會穩定。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