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天發布首份《全球草原土壤碳評估報告》指出,土壤是地球上僅次于海洋的第二大碳庫,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改善草原管理可以提高土壤的
碳匯能力,并幫助各國實現其氣候目標。
評估報告測定了半天然和人工管理草原的土壤有機碳存量基線,并對其封存土壤有機碳的潛力進行估算。研究發現,在應用加強土壤有機碳封存的管理做法20年后,若可用草原0-30厘米深度層中的土壤有機碳含量增加0.3%,則每年可實現0.3噸碳/公頃的封存量。
糧農組織畜牧生產及動物衛生司長塔納瓦·天信表示,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草原對糧食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緩解氣候變化的積極意義,關鍵就在于評估草原系統的現狀及其土壤碳封存的潛力。
他進一步指出:“這份報告全面分析了全世界草原土壤的碳儲量狀況和
碳補償潛力,也可以作為未來工作的基準,通過可持續的放牧管理提高土壤碳封存水平”。
草原系統的重要意義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土壤既是
碳源,也可作為碳匯。密集放牧、農業活動和其他土地使用活動等人類活動導致許多草原受損,而這些草原系統所包含的土壤有機碳約占世界總量的20%。
報告顯示,世界上大多數的草原碳吸收量大于排放量,表示這些草原系統處于穩定狀態或維護良好。然而,東亞、中美洲和南美洲以及赤道以南非洲草原的碳平衡為負,意味著人為壓力因素和氣候條件疊加可能導致碳儲量正在下降。
然而,通過促進植物生長,捕集土壤中的碳,以及保存半天然(非人工管理的)草原等高有機土壤中的碳,可以逆轉這一趨勢。
畜牧管理則可實施輪流、計劃或適應性放牧等措施。
案例研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報告還通過案例研究探討了其他改善土壤有機碳存量的可能措施,如東非國家建設草料園的辦法。
肯尼亞和烏干達的4萬多名小農在園中栽種朱纓花樹,以提高牛奶產量并改善奶牛健康。
這些樹木在保護土壤、養分循環和養分保留方面卓有成效,但人們對其在土壤中固碳的潛力卻知之甚少。
此次研究顯示,此類草料園可促使土壤碳每年增加 0.03 噸碳/公頃。
該報告還探討了放牧系統集約化的不同方案,以應對不斷增長的畜牧產品需求和土地競爭。
這些方案包括通過管理放牧時所消耗的植物生物質來提高植物根系和殘茬的碳輸入,或通過改良物種、灌溉和施肥來提高草料產量。
局限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報告指出,農民缺乏改善管理做法的動力,同時準確監測土壤有機碳存量和變化量面臨困難,是土壤有機碳未被納入“國家自主貢獻” 的主要原因,而基于“國家自主貢獻”的國別氣候行動計劃是《巴黎協定》的核心所在。
這份報告的成果可為將土壤有機碳目標納入“國家自主貢獻”提供支撐,以提高透明度,跟蹤和比較各國土壤相關政策的進展。
作者還強調,全球土壤碳儲量的估算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迫切需要改進與土壤、動物和植被特性及其碳交換相關的地理統計學方法和數據準確性。
作者提出警告,“生成本地數據集至關重要,代表性不足的地區(例如非洲)的數據集尤其關鍵,此外還要探索現有數據集之間的差異情況”。
報告提供的土壤有機碳儲量水平可為未來工作設定基線,以在國家和農場層面探索畜牧管理對土壤碳的影響。 然而,有關當前土壤狀況的更多數據仍亟待補充,尤其是來自代表性不足地區的數據。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