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溫室氣體觀測網國家級站點遴選和布局設計工作。加快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加快推進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等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災害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應急指揮調度等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構建了區域性干旱、暴雨、高溫、沙塵、臺風、雪災、低溫凍害等多種氣象災害長時間序列災情數據庫,推進風險普查數據庫建設,完成全國氣象災害危險性區劃和風險區劃。有序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全國普查調查任務和
試點評估區劃任務,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業務技術體系、技術規范體系、工作制度體系。城市地區探索建立了跨部門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和風險管理業務系統,農村地區加快建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系統。加強對氣候變化承受力脆弱區、氣候變化敏感區多要素監測和風險評估,不斷完善森林、水文、海洋、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等領域監測網絡布局,已建立近海與南海觀測、島嶼與近岸水文氣象監測、黃海和渤海觀測網絡。構建覆蓋全國的部-省-市-縣災情信息調度系統,完善農氣會商機制,提高了農業災害風險防范預警能力。建立應急廣播長效機制,初步形成國家、省、市、縣、鄉、村應急廣播體系架構,提高了極端氣象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的預警信息發布與接收能力。建立地質災害監測與預警預報體系, 完善全國縣、鄉、村、組四級群測群防體系,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初步實現高中風險易發區預警全覆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