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世界經濟
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出信函,敦促參加達沃斯峰會的企業承諾在2050年或更早之前實現碳凈零排放。當大多數公司開始考慮這個問題時,一家印度公司——印孚瑟斯——已經在實現
碳中和的道路上走得很好了。2020年10月,這家企業實現了整個價值鏈的
碳中和,比《巴黎協定》設定的2050年時間表提前了30年。
印孚瑟斯是怎么做到的?首先,它圍繞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RE)和碳抵消制定了戰略。然后,它演變了范圍1(控制源的直接排放)、范圍2(購電源的間接排放)和范圍3(其他間接排放)的路徑,以實現碳中和。“經過十多年的集中努力,我們已經實現了碳中和。我們從2008年開始了這一旅程。2011年,我們自愿承諾到2020年實現碳中和,”印孚瑟斯
綠色計劃負責人Bose Varghese說。在此期間,該公司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基于社區的碳抵消項目上投入了大量資金。2020年,當印孚瑟斯實現碳中和時,其RE部分的排放量為44%,而要實現碳中和,必須抵消剩余56%電力的排放。在22財年,稀土使用量已增長至53.8%。
在過去的幾年里,越來越多的企業達成了降低
碳足跡的共識。印度公司中一些最知名的公司,如信實工業、阿達尼集團、TCS、HDFC銀行、Wipro、Mahindra & Mahindra、JSW能源、ITC和達米亞水泥都宣布了凈零目標。此外,64家公司已承諾根據科學目標倡議(SBTi)減少溫室氣體排放。SBTi是一個全球聯盟,使企業能夠做出自己的氣候承諾。
但是,為什么印度公司如此熱衷于這項事業呢?CRISIL能源、大宗商品和可持續發展高級主管拉胡爾•普里蒂亞尼(Rahul Prithiani)表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一些投資者正在關注一個對ESG更友好的世界。他表示:“如果企業希望利用這些資金池,他們就需要在ESG方面有所作為。”雖然與服務業相關的行業可能很快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制造業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一段時間。
印度既不是最大的污染國,也沒有很高的人均排放量(2020年為1.77噸,約為美國的八分之一和中國的四分之一,而卡塔爾和新喀里多尼亞則是最大的排放國,分別為37.02噸和30.45噸)。不過,無論何時開始都不會太早。對印度
碳排放總量貢獻最大的包括電力(超過40%);鋼鐵和水泥(25%);運輸(15%);行業
專家表示,還有農業(14%)。許多行業已經實施了再生能源項目,如建立太陽能發電廠和用生物質能/農業廢物取代化石燃料。金屬工業也在轉向以天然氣為基礎的發電廠。
例如,韋丹塔公司在發電、石油天然氣和金屬領域有興趣,計劃到2030年使用250吉瓦的24小時再生能源進行運營。韋丹塔集團首席執行官兼首席安全官Sunil Duggal解釋說:“對可再生能源的關注將導致一個更加依賴礦物的世界,因為電動汽車所需的礦物是傳統汽車的六倍。”該公司與學術機構合作,研究煉鋼爐中的氫燃料。“如果成功,將減少我們對汽油的依賴,”他說??紤]到它所經營的行業,它的凈零目標設定在2050年。
作為一個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控制印度的排放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企業已經在這方面努力了十多年。自2007年以來,水泥巨頭UltraTech一直在將城市固體廢物(MSW)轉化為水泥窯使用的燃料托盤。UltraTech與該國80家市政公司合作,在21財年使用了74.19噸城市垃圾。“我們正在擴大投資……增加稀土的份額以及替代燃料和原材料的使用。”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
與此同時,紡織業是水污染、溫室氣體排放和垃圾填埋場的主要貢獻者。許多紡織公司已經想出了推廣ESG的方法。Raymond UCO Denim的首席執行官Arvind Mathur說:“許多品牌已經給出了到202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60%的路線圖,印度紡織公司正在盡最大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經營著一家100%生物零液體排放的污水處理廠,還使用消費后的棉花廢料和回收的PET瓶制成的纖維生產牛仔布。
還有高德瑞吉集團(Godrej & Boyce)的旗艦公司高德瑞吉博伊斯(Godrej & Boyce),該集團在多個垂直領域開展業務。它已經開始對所有類別的排放量進行清單,目標是到2034年將絕對排放量減少63%,碳強度(每單位發電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克數)減少60%。其舉措包括流程改進,引入節能公用事業和工廠機械,以及減少價值鏈排放。“在各個單元中,我們已經實現了特定能源和水消耗分別減少48%和57%;13%的RE使用,和53%的碳中和。”Raghavendra A. Mirji說。
公司如何計劃實現凈零?他們必須首先測量直接(自身活動)和間接(購買電力和價值鏈)來源的排放。一旦做出估計,下一步就是制定減少并最終消除這些排放的戰略。例如,一家公司可能會發現用電動汽車替換汽車更容易,或者簽訂太陽能發電合同。雖然執行脫碳戰略將是關鍵,但企業在前進的道路上面臨許多障礙。在氣候方面,制定基于科學的凈零目標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無法獲得將一個組織的所有排放要素都考慮在內的準確數據。鑒于Scope 3的許多排放并不是由該組織直接控制的,也不是所有的排放都被測量和報告,所以要對所有的排放進行統計是一項挑戰。此外,在不同邦的所有地方采購RE對工業來說很困難,為了抵消他們的碳足跡,他們可能不得不自己設計項目。此外,修改它們現有的設置以實現碳中和可能會變得更加復雜和資本密集型。
工業已經在使用氫燃料、碳捕獲、脫碳策略、控制空氣污染、水循環利用等方面邁出了第一步,但在許多情況下,技術和成本似乎是一個障礙——尤其是脫碳。“我的經驗…告訴我,當一個人開始這段旅程,有幾個理由要回頭。成本不一致,技術并不總是可用,監管也在不斷變化。”韋丹塔的Duggal說。
但凡事總有好的一面。YES銀行首席財務官兼可持續融資主管Niranjan Banodkar表示,這些挑戰為印度企業提供了重大機遇。當他們試圖達到凈零目標時,許多創新和低成本的轉型可以從印度產生,然后提供給世界其他地方。對環境有利的事情也可能對商業有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