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系列科技規劃的部署和實施,我國氣候友好型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工作取得長足進展。一是主要減排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助推國家減排目標提前實現。2005 年以來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等主要減排技術的應用累積實現二氧化
碳減排 42 億—50 億噸,對我國 45% 碳強度下降目標的貢獻率高達 48%~67%,促進這一目標于2018 年底提前兩年實現,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治理協同效益。
二是關鍵適應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有效保障了國計民生。“天—地—空”全球變化觀(監)測網、預測預警體系和數據集研發成功并投入使用,大幅度提高了我國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氣候變化風險評估技術的應用保障了南水北調、三峽水利工程、青藏鐵路、能源化工基地等國家重大工程的安全穩定。
三是部分先進技術產業化水平提升,帶來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如我國超超臨界機組技術水平、發展速度、裝機容量和機組數量均已躍居世界首位,對優化火電行業結構、全面提高燃煤發電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作出重大貢獻。超低能耗
綠色建筑技術應用于
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
綠色奧運”理念得以充分體現。以可再生能源技術為主導的
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均增速 87.5%,銷量已占全球 50% 以上,持續改變著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以數字化與電網融合技術為支撐的全國智能電網市場規模將近 800 億元,裝備體系初具國際競爭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深入進行。
其次,技術整體轉化率水平不高。一是應對氣候變化技術供給和需求未能有效對接,盡管每年產生的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 3 萬多項,專利數量龐大,但僅 36% 左右的技術進入產業化階段,其中能夠大面積推廣并產生規模效益的僅占 10%~15%(發達國家約為 40%)。二是技術研發成本和轉化應用成本普遍過高,除了技術本身的轉讓和使用成本,企業還需要額外付出生產設備、人員、場地等成本。三是市場機制在技術推廣與轉化應用方面發揮的作用還相對有限,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創新的全國
碳市場建設尚處于
試點和起步階段。四是全國性技術中介組織發育不足,低碳技術產品認可認證機制不夠規范,影響到技術轉化效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