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12月13日在“2021鳳凰網財經峰會”上表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市場機制調節,相比行政手段,市場機制的調節更加靈活,可以降低企業因減排帶來的成本和損失,可以幫助我國更早、更高效的實現“雙碳”目標。
“如果有一種
價格機制,有些部門排放的成本低,通過
價格機制給予激勵,它就多減排;有些部門減排成本高,通過價格機制它就可以少減排一點。”白重恩表示,“這樣就可以提升實現
碳中和目標的效率。”
有什么樣的價格手段?“我們給這樣的價格手段起了一個名字——碳定價,碳定價可以有各種方式,目前可以考慮‘排放許可證’‘
碳稅’‘綠證’等方式。”白重恩說。
“排放許可證”是針對電力部門的,
碳排放主要的來源就是發電。電力企業發電排放前,要求必須有排放許可證,這一許可證有額度,今年提前用完了,或停產或向其他企業購買額度。相反,如果企業減少排放,額度有盈余,可以拿到市場上出售,這樣發電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會自覺減排。
另一種方式是“碳稅”。目前有些國家已在實行,可能我國未來也要考慮。碳稅就是根據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制定不同的稅率,例如排放1噸定一個稅率,排放5噸定一個稅率,企業排放的越多交的稅越多。
“綠證”也是一種方式。“綠證”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證明。為了讓森林保留下來,可以給擁有森林的人發放綠證,綠證可以拿去跟碳排放權做交換,企業如果需要排放,一種辦法是去購買排放權,另外也可以購買綠證來獲得排放額度。
要實現雙碳目標,對經濟增長到底會有什么樣的影響?白重恩分析,首先會帶來挑戰,對中國來說這個挑戰特別大,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還比較快,對能源需求的增長也會較快,對碳排放還有一定的依賴性。另外我國能源結構高度依賴煤電,煤電又是碳排放較多的,這部分發電最終需要退出市場,才能夠達到碳中和目的。
“與其他國家相比,尤其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比較大的,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比較短,這就使得我們的工作特別急迫。”白重恩說。
同時,實現雙碳目標也帶來一系列機遇。白重恩分析,一是“雙碳”目標帶來創新的新機會。要實現雙碳目標,要有很多創新,而這種創新需要有動力。碳定價機制很重要,通過定價機制可以合理分配煤電和其他的光伏、水電等
清潔能源的使用,穩步實現煤電的逐漸退出。
二是“雙碳”目標帶來改革的新機會。我國電力市場還有很多問題,要促進電力市場的市場化改革,需要我們打破現有的利益關系,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可以幫助我們打破這些利益關系。
三是“雙碳”目標也是一個開放的新機會。我國
新能源技術在很多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如果有更高水平的開放,可以讓這些
新能源技術領先于全球的企業,在全球的減排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四是“雙碳”目標給經濟安全帶來新機會。我國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高度依賴于進口,當實現了雙碳目標以后,會減少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替代的是清潔能源。而清潔能源的供給中國是不那么依賴于外部的,這可以改善我們的經濟安全。
“雙碳目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機會。要想利用好這些機會,我們要更好地利用市場機制,用價格機制來提升我們實現雙碳目標的效率。”白重恩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