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委:總結起來就是,有效的市場+有為的政府。
首先,政府要搭建好
平臺,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與企業做好溝通。其次,在招商引資、引進產業過程中要注意產業的配套互補,比如,目前,四川具有豐富的鋰資源和上下游產業鏈優勢,多個產能建設投資項目不斷落地,
新能源產業鏈的集群效應和協同發展有望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資源落戶四川,將持續推進省內投資規模擴大及市場競爭優勢提升。
最后,還要從小處著眼,從具體的產業著手,通過具體的產業,爭取先行先試配套政策會更加有效。
盛毅:歸根結底還是政策。企業遵循雙碳政策,一部分是因為要符合相關考核指標,也有一部分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從更高的戰略層面出發規劃自己的發展。
因此,雙碳作為政府的一種宏觀調控行為,在制定政策時要“嚴寬結合”。嚴,要嚴格對照雙碳目標,制定
碳排放目標考核機制。寬,要在具體考核和配套政策上,進行差異化分類處理。同時,對部分產業或者企業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比如,有些產業短期內的減
碳減排技術難度大、投入高,收稅政策、融資支持等一定要跟上。而對于減碳超出預期的企業,也可以適當的給予獎勵激勵,最終激活企業參與雙碳的活力。
黎璽:其實,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企業已經是“主角”。
雖然雙碳是一個政策引導的社會行為。但碳降不降、怎么降、降到什么程度,最后還是取決于企業。國家給了政策、時間、機會,一切還是依靠企業來執行。特別是,需要依靠企業自己去琢磨最好的方案是什么、最佳解決出路在哪里。
所以,問題就在于如何去刺激企業當好“主角”?我的觀點很直接。要讓企業“痛”過一次就知道了,就清醒了。這個“痛”當然是市場競爭中帶來的“痛”。比如說,省內一家發電企業,今年的全國碳排放強制交易強制市場
履約中還差62萬噸指標,按現在的市場
價格要接近2800萬元去買,而且歲末年初的賣方不好找,很難辦。這下,企業是真的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意識到問題出在哪,企業才能有針對性地去解決。解決什么?我的看法是,企業當下最重要的是想方設法讓企業去補足信息不對稱、意識沒跟上兩個短板。具體來講,就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管理體系和核算體系,提前著手雙碳背景下的各項預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