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轉型,江蘇“底氣”何在
“此時提出碳達峰與碳中和,以及全面啟動碳交易,底氣來自于中國在低碳領域的自信,我們在風電、水電、太陽能等
清潔能源相關領域的很多技術儲備,都已經全球領先。”孟早明說。
實際上,新能源技術的長足進步并非一朝之功。來到位于黃海之濱的龍源如東海上風電場,這里被業內稱為海上風機“大觀園”,項目囊括了國內外10個廠家的13種不同機型。一眼望去,有常見的三葉片機組,也有試驗前沿的雙葉片機組,它們如同一個個“進擊的巨人”,與永不停歇的海風作戰。
“早在2006年,龍源如東作為江蘇電網首座風電場實現并網,揭開了新能源在江蘇發展的序幕,經過15年的高速發展,新能源已從零星分布的補充電源發展為點多面廣的替代能源。”據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調控中心主任陸曉介紹,“十三五”期間,江蘇新能源裝機容量增長了4倍,年均增速達32.9%。截至2020年底,全省新能源總裝機容量達到3231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1547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1684萬千瓦。
不斷向上突破的數字背后,是在低碳理念的引導下,市場參與主體的各司其職。近幾年,深圳能源集團在揚州地區投資建設風電項目6個,僅2020年就投運4個。為了讓深圳能源集團這樣的新能源企業能夠更加順利地在江蘇“落地”,國網揚州供電公司不僅主動開展揚州地區新能源消納能力分析研究,提出各區域新能源開發容量、開發時序和布局建議,還及時為每個電源項目定制接入規劃方案,同步納入電網規劃,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水平。
“一直以來,我們主動與發電企業溝通協商,簡化流程、壓縮環節、規范標準,及時辦理新能源項目接入系統申請,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物資供應等方面優先保障新能源接網工程建設。”陸曉表示,該公司深入分析風光資源變化特性,提高新能源發電功率和負荷短期預測水平,優先將風電、光伏等預測電量納入發電計劃,降低煤電計劃電量份額。
與新能源技術提升同步,我省還在開展相關領域的大數據挖掘工作,從而為碳達峰與碳中和奠定數字根基。據了解,我省已經建立省地一體化新能源發電數據中心,實現全省6135臺風機、19924組逆變器單機運行狀態與風光資源數據的耦合分析。同時,我省還構建新能源大數據分析
平臺,以風光資源數據為基礎,按照年月、地市、發電集團,以及海上、沿海、內陸發電類型等不同時空維度,開展江蘇電網新能源運行特性大數據分析工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