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并不讓人意外,湖南又將陷入電力短缺的泥沼。
據媒體報道,在12月2日舉行的2020年湖南電力迎峰度冬動員暨防凍融冰視頻
會議上,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作出預測,2020至2021年迎峰度冬期間,湖南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將突破目前全省電力供應極限,電力、電量供應都可能出現較大缺口。
盡管新聞發言人的用詞十分含蓄克制,但是,這次可能真是《狼來了》寓言故事的大結局:狼真的來了。
湖南原本就是能源“弱旅”:煤電裝機容量躊躇不前,電煤運輸路阻且長;水電資源天資平平,豐枯轉換十分明顯;風光發電先天不足,難以做到安全穩定持續供應;外來電力通道有限,輸入電量變數較大。
以現有能源電力結構,湖南電力供應很難“獨善其身“,因而,電力需求側稍有風吹草動,電力供應就會”感冒“,所以,在湖南省經濟復蘇必然因素和氣溫下降偶發因素的雙重作用之下,湖南缺電應在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
讓人意外的是,繼湖南之后,浙江、江西、內蒙古等地又開始出現缺電的現象,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一臉懵圈:電力行業到底上演的是那出,是《捉放曹》還是《空城記》?說好的電力過剩呢?說好的機組可利用小時不足呢?怎么一夜之間就發生乾坤大挪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毋庸贅言,電力是經濟的“睛雨表”。之所以部分地區電力供應捉襟見肘,是因為下半年我國經濟觸底反彈,畫出一個漂亮的“V”字,這是主要原因。而氣溫驟降拉升電力負荷,只是次要因素。至于浙江為打贏能源雙控攻堅戰,而采取的限電措施,則另當別論。
實際上,電力供應短缺是經濟發展的“瞭望哨”,一方面表明我國經濟后勁十足,持續向好;另一方面,也為電力發展發出了明確的預警信號:“十四五”期間,電力缺口可能會繼續擴大。因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未雨綢繆方能防患于未然。
這幾年來,隨著產業轉移和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電力經濟版圖”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傳統意義上的電力資源中心正在完成角色轉變,而變成了新的負荷中心。前不久,川渝聯手上書有關部委,希望白鶴灘水電站電量就地消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就像天平的兩端,這種轉變正在打破東西部電力送受端的平衡,意味著電力缺口正在大范圍打開。
在通向能源轉型和“30、60目標和愿景”的征途中,電力短缺平添了一道障礙,折射出能源轉型之艱。
而湖南缺電現象恰為中國未來電力提供了分析樣本:湖南煤電裝機不足,未來中國煤電受控;湖南
新能源發展迅猛,未來中國
新能源發展將進一步上位,但新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問題并未得到很好解決;湖南外來電通道瓶頸問題突出,未來中國電力受經濟因素影響,送受矛盾將日益加大。
不可否認,缺電是電力系統的“硬傷”,沒有充足的電力供應,遑論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遑論能源升級
綠色轉型,遑論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
從某種程度上說,湖南電力供需目前遇到的問題,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中國電力也會遇到,因而,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做好預判、預案,避免“墨菲定律”在能源電力領域再次上演,確保黨和國家確立的能源電力各項目標、任務、愿景如期達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