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區域協同,工業綠色發展乘風破浪
“十三五”期間,我國重點區域工業綠色發展水平進步明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等重點地區探索工業綠色轉型發展模式,區域工業結構和空間布局不斷升級優化,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初步形成了區域綠色協同發展格局。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國冶金和煤電產業最主要的集聚區,工業固廢的產生與堆存一直是制約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難題。為了化解這一矛盾,工業和信息化部從更高的格局和更寬的視野來看待區域不協調不充分發展的問題,通過構建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來提升區域資源利用效率,于2015年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年)》。行動計劃自啟動實施以來,三年累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約22億噸、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3.3億噸,還建設了承德、朔州、鄂爾多斯、招遠等一批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固廢制備新型建材等產業快速發展。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再生資源產業集聚效應顯現,形成了廢金屬、廢塑料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集聚區。在政策的引導下,京津冀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與生態協同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再看長江經濟帶,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長江經濟帶沿線加快工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創建了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重慶、成都、武漢、鹽城等地區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工業的一抹綠色既借由產業鏈向縱深延展,也通過園區向四周輻射。工業企業和園區是生產制造過程的重要載體,是綠色制造體系構建責任主體。當前,我國工業綠色轉型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十三五”期間,一批綠色發展典型企業和園區紛紛涌現。各地工業企業、園區在政策引導和鼓勵下,積極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行業龍頭企業不斷探索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共創建1402家綠色工廠、118家綠色園區、90家綠色供應鏈示范企業,開發1097種典型綠色設計產品,充分發揮
試點示范的突破帶動作用,在電子、紡織、鋼鐵、化工等多個重點行業成功研發了一批制約行業綠色轉型的關鍵共性技術,輻射和帶動了重點省份或區域工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