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批準敘永縣等31個縣(市)退出貧困縣的通知》,其中包括深度貧困地區廣元市旺蒼縣。這個消息令農行旺蒼支行副行長李繼松感到十分欣慰。
自2015年以來,農行旺蒼縣支行創新推出的惠農卡、惠農通、惠農貸“三惠一體”金融精準扶貧辦法漸漸形成旺蒼扶貧模式。至2019年末,農行旺蒼縣支行對50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信用評級,并對其中4430戶貧困戶授信1.45 億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4996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貸獲得率達到100%。
通過小額扶貧貸款和農村生產經營貸款投放,旺蒼縣發展起茶葉、水果、藤椒、養殖,中藥材等產業,截至2020年6月,當地人均年增收約1800元。
“最后一公里”的可達性
旺蒼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米倉山南麓,缺乏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農業基礎更是薄弱,在53萬常駐人口中,有34.6萬的農業人口,是秦巴山區連片扶貧核心地帶,有著“地震災區”“煤渣灰城”的稱號。
2011年,農行四川分行專項制定了《關于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金融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做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戶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針對類似于旺蒼縣這樣的山區,農行四川分行剎車農戶“銀訊通”3.0 版金融服務
平臺,通過“互聯網+ 銀訊通”升級農村金融基礎服務,積極代理與廣大農民息息相關的新農保(合)、涉農財政補貼、農村公用事業、農村產業鏈、農村商品交易市場五類涉農項目。
這對于家住四川廣元旺蒼縣棗林鄉的的周順清來說,極為便利。在首次繳完電費后,他激動地說,過去到鄉供電所繳費,往返要走50多公里的山路,現在是不足一袋煙的工夫。整個四川廣元地區80多萬人因此獲得了便利。
以此為基礎,旺蒼支行為實現金融服務的可達性、便利性,與農村小超市、農資店以及村級醫療服務站合作設立了“惠農通”服務點,更推出了“村民每人每天可在服務點取款3 筆,每筆不超過2000元,服務點每辦一筆業務還能獲得1 元補貼”的政策。最終,全縣351個行政村建立“金穗惠農通”服務點402個,實現了對全縣鄉鎮和行政村的100% 覆蓋,這樣每年大概為農戶節約成本支出2000多萬。
在“最后一公里”的堅守,讓旺蒼支行一步步精準地了解到村民實際情況,為開發能夠帶動產業發展、激勵農戶脫貧的信貸產品與服務奠定了基礎。
貸得出、收得回的可行性
農業銀行因農而生、因農而長、以農為本,有著支持農村扶貧與“三農”發展的天然使命,但無論是扶貧工作本身的可持續性,還是作為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發展,都要求金融扶貧工作能夠在商業上實現可持續,信貸資金能夠放得出、收得回。
自2015年7月開始,農行旺蒼支行開發了“三惠一體”的扶貧模式。惠農卡不同于普通銀行卡,不僅貸款利率低,還能減免結算費用。在以“惠農卡”為載體、“惠農通”為通道的基礎上,旺蒼支行推出“扶貧小額惠農貸”:
首先,對符合“四有兩好一項目”(有勞動能力、有致富愿望、有貸款意愿、有收入保障,遵紀守法好、信用觀念好,有合適的發展項目)的貧困農戶,量身定制“522l”評級授信指標體系,即以其誠信度、勞動力、勞動技能和人均純收入四項指標,按50%、20%、20%、10% 的權重計算出每戶的信用分值,以分值高低相應授予貸款,識別五個一批中最有發展潛力的一批,以此激勵與帶動其他貧困戶的脫貧致富。
其次,貸款利率執行國家基準利率,實行“兩免、三優惠”(免抵押、免擔保,實行利率優惠、結算手續費優惠和貼息優惠)單戶金額5萬元以內,期限一到三年,這樣貸款周期與生產周期相匹配,到期還可以實現無還本續貸或展期,靈活解決貧困戶擔保難、貸款難的問題。
最后,創新“政府風險補償基金+ 貸款對象+專合社”方式,建立“三級風險”防控機制,即縣級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村級建立風險互助資金,貧困戶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扶貧小額保險。
2015年獲得小額貸款5萬元的松浪村貧困戶李秀華家里,經過一年彌猴桃種植和家庭養殖,已經實現脫貧致富,蓋起了新樓房。在普濟鎮秀海村,村支書楊永德2017年通過惠農貸貸款10萬元,2018年又貸款40萬元用于推進獼猴桃和李子產業發展。僅僅是2017年,楊永德家庭純收入就達到20萬元。看著楊永德的技術致富,村民們紛紛主動上門請求加入合作社,跟著他脫貧致富。截至2019年,普濟鎮通過產業脫貧的農戶達到572戶,占總脫貧農戶的比例達57%。
目前,這一模式經中國農業銀行四川省分行推廣至全省97個扶貧縣,實現對涼山等45個深度貧困縣的全覆蓋。作為對銀行業機構支持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的良好示范,旺蒼扶貧模式,被財政部評為“最佳執行項目”,被國際扶貧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亞非拉國家學習調研。
點評
在一個地處偏遠、毫無資源稟賦的地區,探索出廣具復制性與推廣性的扶貧經驗, 其實并不意外。
因為,越是無所依托的地區,也越能從零開始思考與觸及金融發展的本質——服務社會、支起經濟命脈。正是在像旺蒼這樣的地區,深入到村村戶戶的服務網點,深入到貧困戶心頭的貸款業務,才讓金融服務更公平、包容,讓最原始的經濟動力得以激發,讓當地經濟肌體得以健康、有序的發育成長。
作為擁有全國最多物理網點、最大從業人員隊伍的農業銀行,充分發揮了優勢,在縮小城鄉金融鴻溝的同時,深度服務綜合化、多樣性的農村金融需求,延長了客戶價值鏈,豐富與鞏固了農行業態體系。
這一
案例的價值更在于,在銀行業同質化競爭的當下,農業銀行基于中國農村特有的地理、人文情況開展的產品與服務創新,打破了貧困戶無抵押、無擔保狀況下不良貸款率的問題,解開了金融天然“嫌貧愛富”與扶貧工作的矛盾,進而幫助農行打造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形成獨特競爭力。這樣的經驗有助全球減貧事業,更對于金融業健康持續發展多有裨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