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任何地區、任何人都難以獨善其身。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四川高質量、可持續和安全韌性發展的內在需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按照近期印發的《四川省2020年
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安排》《2020年四川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點》要求,四川將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加快推動經濟
綠色復蘇和低碳轉型,不斷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確保全省碳強度持續下降。
著力完善調控體系。提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層級,完善應對氣候變化協調機制,明確應對氣候變化職責分工和協作機制,推進上下貫通和左右聯通。強化能源活動等基礎數據共享,開展降碳控溫形勢分析預警。編制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指南,建立應對氣候變化
專家庫,成立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應對氣候變化(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確保有好手、有能手。
著力壯大
低碳經濟。加快建設數字四川和智慧社會,建設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推動一批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推進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計劃,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設計產品和綠色供應鏈,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提高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促進化肥使用減量增效。持續增強自然空間
碳匯能力,完成營造林800萬畝以上。推動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執行居住建筑節能65%標準,確保
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持續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快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落實新增及更換公交車中
新能源車輛比重不低于40%要求,
試點新建純電力船舶。
著力培育低碳產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加快打造國家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加快發展
清潔能源產業,推進金沙江白鶴灘、大渡河雙江口等有調節性能水庫電站和涼山風電基地項目建設,編制“三州一市”光伏基地規劃,實施綠色電力調度,推廣
清潔能源替代自備電廠發電模式,開展水電消納產業示范區試點。突出循環經濟示范引領,持續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秸稈全域綜合利用試點示范縣建設,建設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加快推動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編制《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印發支持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技術攻關路線圖,力爭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2萬輛。
著力推廣
低碳生活。全面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深入推進商業場所和公共機構節能降碳。積極引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高效家電、節水型器具等節能低碳產品。出臺《四川省大型活動
碳中和推廣方案》,弘揚以低碳為榮的社會新風尚。深化成都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體系,探索構建自生長、可持續的“碳惠天府”碳普惠生態圈。
著力增強氣候韌性。加強氣候變化觀測站網建設,更新發布氣候變化監測公報和評估報告。啟動全省氣候變化適應策略研究,摸清若爾蓋泥炭地、大熊貓國家公園、川藏鐵路沿線、岷江和安寧河谷等川西地區氣候變化影響與適應情況。落實林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措施。深化廣元市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抓好國家和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著力完善市場機制。積極參與全國
碳市場建設,做好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交易
開戶、配額分配和清繳
履約。加快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適度擴大納入行業范圍,確保按期完成試點任務。推進林草碳匯高質量發展,探索省級林業碳普惠機制。發揮“綠蓉融”綠色金融超市
平臺作用,建設完善四川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庫。支持成都市申報首批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積極應對碳關稅壁壘,開展特色優勢產業和主要出口產品低碳和
碳足跡認證試點。
著力夯實基礎能力。啟動編制四川省“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二氧化
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將低碳發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和省級新區規劃建設。鼓勵市(州)編制“十四五”或中長期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發展)規劃。編制全省和各市(州)溫室氣體清單,摸清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家底。力爭盡快出臺實用、管用、好用的節能降碳地方標準。編制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手冊。拓展應對氣候變化對外交流合作。
著力提升認識水平。組織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和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氣象日、世界水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綠色出行月”“節能環保品牌推廣全川行”等活動,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編制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報告,擴大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披露范圍,廣泛征集先進低碳技術和優良實踐
案例,講好“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天府故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