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發表題為《大幅減少現有電力基礎設施的承諾排放:美國和中國的潛在途徑》的觀點性文章,概述了美國和中國應如何解決其承諾的二氧化
碳排放問題。文章指出,對現有電力基礎設施進行
碳捕集與封存(
CCS)改造對于大幅減少兩國的
碳排放都至關重要。但由于兩國發電基礎設施和能源結構的差異,其實現深度脫碳的途徑不同。
美國電力基礎設施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目前,廉價而豐富的天然氣推動了燃氣聯合循環電廠的產能擴張,其發電能力已經超過了燃煤發電,并將繼續成為美國電網的主要供應商。因此,CCS改造不被認為是減少現有燃煤電廠排放的一種全能型方法,盡管在最高效的燃煤電廠中存在部分捕集二氧化碳的潛力。CCS的部署應集中在聯合循環天然氣工廠的改造上。
中國在能源結構和化石能源基礎設施方面與美國相反。中國現有的燃煤發電能力達到940 GW,發電量占全國發電總量的近65%,燃氣發電能力根本無法與之相比。最近新建的現代燃煤發電廠是超臨界或超超臨界的,它們的效率通常高于40%。如此年輕且經過改善的電力行業不太可能很快被淘汰。因此,中國必須對新建燃煤電廠進行CCS改造,以實現深度脫碳。
未來幾十年,如果兩國推遲對現有電力基礎設施的減排將危及1.5 ℃的氣候目標的實現。為了大幅減少碳排放,兩國需要考慮部署CCS,但可能會采取不同的方式。盡管CCS是必要的,但該技術尚未得到大規模驗證,且成本很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商業規模的CCS項目在運營:美國的佩特拉諾瓦和加拿大的邊界大壩。現在需要更多的大規模示范項目。政府應該通過監管、經濟和政策手段來加快CCS部署的步伐。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