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美國馬里蘭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心、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和華北電力大學等單位共同發布了《加快中國燃煤電廠退出:通過逐廠評估探索可行的退役路徑》報告,報告詳細闡述了在全球1.5度和2度升溫目標的背景下,加快中國燃煤機組退役的可行性以及不同路徑。
報告發布后,北極星電力網也根據報告內容發布了《中國燃煤電廠被判了“死緩”?中外研究單位聯發中國燃煤電廠退出評估報告》一文,因此,北極星電力網也收到了網友的數百條評論。
北極星電力網將網友關注的焦點收集整理,撰寫出了11個問題,并得到了評估報告主要研究
專家之一,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姜克雋研究員的回應。
電力君現將提問、回應及評估報告全文貼出,以饗讀者!
提問
北極星電力網根據網友留言撰寫的11個問題
一、關于報告出臺方面的問題
1、報告的課題是如何誕生的?請從立項背景、流程等方面談
2、報告為何選擇和美國的研究單位合作?又為何選擇了美國馬里蘭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心主筆?
3、各聯合發布單位在報告的形成過程中都承擔了哪些工作?
二、關于報告內容方面的問題
4、該報告是基于《巴黎協定》的目標來進行研究的,那么如何看待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5、眾網友表示,從中國的國情來看,我們不應再以《巴黎協定》為背景來進行任何研究,即不應因環保而制約經濟發展。請問如何看待這一說法?
6、報告研究了1.5℃和2℃兩個情景下的煤電退出路線,那么,根據20年及30年的設定,我國是否能夠在20年-30年間完成對所有煤電廠的容量替代?
7、可以明確的是,如今我國的經濟還在穩步發展,全社會用電量還在連年保持增長。如果對未來20-30年全社會用電量情況作出預測的話,在預測的數據下,我國需要多少發電裝機來滿足用電需求?
8、也有網友提出,由于考慮到風、光發電的不穩定性,如果我們按照《巴黎協定》的目標來制定煤電退出計劃的話,那么,在缺油少氣、核電安全和儲能技術限制、氫能還在萌芽的情況下,我們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或將面臨極大的挑戰。請問報告的編寫者和發布方是如何考慮這一問題的?
9、2019年,我國有多個地方的能監局已經發了多臺煤電機組“延壽”的通知。并且,目前,我國對煤電機組增容提效、節能改造等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按照報告體現的只是按現有存量機組計劃退出的話是不會造成資產擱淺問題,那么,報告的這一說法是否考慮到了我國煤電機組“延壽”以及改造資金不斷投入的問題?
10、也有網友提出,如今我國現存的機組以及新上的機組基本都已經達到了超低排放的標準,那么這些煤電廠還需要對“氣候變暖”問題“負責”嗎?
三、關于報告受眾方面的問題
11、該報告是供給哪些部門采用的?其目標受眾是哪些?影響力有多大?對中國的中長期煤電政策會產生何種影響?
回應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姜克雋研究員撰文
《中國的能源轉型:何去何從?》
中國正在處于一個轉型時期,而且很可能是一個很關鍵的轉型時期。轉型包括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我們的研究重點是能源轉型。轉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認知和辨析,也會出現很多爭論。這些爭論很有價值,會幫著決策者和研究支持者更好的確定未來的方向。
從我的研究經歷來說,能源轉型的未來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爭議。但是,作為學者,就是要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綜合各種各樣相關的因素,提出未來能源轉型的方向。我們希望能夠提供給公眾和決策者一個有依據的轉型道路。能源轉型的分析需要經濟學、社會學、決策學、未來學等跨領域的學術基礎,使得能源轉型的分析已經成為一個綜合評估的主要應用領域。能夠很好進行這樣研究分析的學者也很有限,在學術界的交流中可以看出這樣的狀況。這樣的研究也越來越復雜和龐大,需要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和執著追求,也需要研究熱情。
現在就來說一下大家的關切。
能源轉型,特別是長期能源轉型,總是有目標的。我們的研究中,主要以溫室氣體減排、大氣質量目標、能源安全作為能源轉型的驅動目標。如果不考慮這些,能源的發展就基本以經濟性為主。
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我國已經和世界各國一道簽署了巴黎協議,巴黎協議的目標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還有不少人,包括決策者和學者,還都不清晰中國未來的減緩目標。巴黎協議目標是將全球升溫在2100年左右控制在和工業化前,即1850年左右相比低于或者遠低于2℃,力爭做到1.5℃。因此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在全球目標下中國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在各個學術研究中,解析全球目標下中國的減排目標就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基本格局是,要實現2℃升溫目標,我國CO?排放到2050年和目前相比減排65%左右,1.5℃升溫目標需要我國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不同研究對我國的減排目標會有所不同,但是差別不是很大。目前能源活動貢獻了我國CO?排放的85%左右。
另外從大氣質量目標來看,我國目前提出的是2030年所有城市達標,也就是實現35微克/m3的國家大氣質量目標。目前更長期的大氣質量目標的研究還在進程中,但是也在分析是不是可以到2050年能夠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也即10-15微克/m3的標準。根據我們的分析,由于目前大氣霧霾相關污染物的排放有三分之二來自于能源活動,而且考慮能源行業政策控制的宜實施性,未來大氣霧霾相關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將首先依賴能源轉型。因此如果2050年實現實現大氣質量標準的話,能源轉型的格局和實現氣候目標下的轉型非常一致。
能源轉型的基本格局是到2050年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明顯下降,會低于30%甚至10%。這些結果在很多實現氣候目標和大氣質量目標的研究中基本一致。可再生能源和核電的占比明顯上升。在能源轉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將處于下降通道,特別是煤炭石油等。
這是一個全球趨勢,這個趨勢中有大量的經濟和技術機會,對于中國來說,一定要在這個進程中扮演角色,促進經濟發展。
目前的進程卻被美國退出巴黎協議而產生了噪音。美國一直在國際環境協議中沒有扮演角色,在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進程中美國也是一樣。美國已經進入退出巴黎協議正式進程,預計年底正式退出。
但是,美國退出巴黎協議和美國減排行動關聯不大,到現在美國仍然是在能源和行業減排政策中在國際上排在前列的。現在美國是關閉燃煤電站最大的國家而且力度很大,美國計劃在2040年之前關閉所有燃煤電廠。同時美國的企業很多都是國際企業,企業的戰略在國際上也領先。美國沒有因為退出巴黎協議有大的改變。
但是,倒是特朗普退出巴黎協議在中國引起了很大反響。我認為特朗普在誤導中國。由于中國企業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競爭力很強,超過美國企業。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說氣候變化是發達國家的騙局,2012年開始,特朗普先生說氣候變化是中國人的騙局,就是由于他認為全球氣候變化治理太有利于中國的技術發展和經濟發展,幫助中國更強。
氣候變化減緩,能源轉型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支持,需要各國學者的大量投入。國際合作研究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方式。中美的學術合作一直就是很重要的途徑,到今天為止科技部也有專門的中美合作計劃。氣候變化合作是一個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氣候變化研究合作方面,我們最大的合作方是歐盟,美國的合作相對較少。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方式。氣候變化是全球問題,能源轉型也是全球合作的方式。
對于是不是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減緩和能源轉型,包括氣候公平的問題,也包括國際責任,以及技術和經濟競爭的問題。根據我們的研究,如果全球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需要近一半的工業部門出現革命性的工藝過程變革。在傳統工業的知識產權基本被發達國家把控的情況下,出現新型工藝過程變化對中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中國也很有可能是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夠趕超發達國家的。我們的研究中就認為我國需要趕快制定明確的政策目標,促進這樣新型經濟轉型。
原來擔心的成本問題,也由于技術的進展而大大緩解。2005年我國GDP18萬億,2010年40萬億,2019年100萬億,同期光伏發電成本下降90%以上,原來以為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到今天完全可以大規模發展了。但是一旦沒有清晰的政策信號,不開始轉型,很有可能帶來更高的成本。如這次發布的燃煤電站有序關閉的路線圖,對燃煤電站是一個利好。我國目前燃煤電站的平均關閉時限都低于30年,主要是由于大氣霧霾治理政策。燃煤電站的技術壽命就是30年,30年關閉是一個合理的時限。這個報告揭示了合理按期關閉燃煤電站是可以能夠支持巴黎協議目標的實現的,而且代價很低。但是如果不啟動這個轉型,繼續新建燃煤電站,帶來的沉沒成本會超過1.5萬億人民幣。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支持政策制定,這個報告只是大量研究中的一個,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答復。
目前我們也在進行大量針對其他國家的研究。這個報告的美方合作者,已經邀請我們共同分析美國的減排途徑,進行模型對比,以期在未來的中美合作中支持更好的引領能源轉型和國際氣候變化行動。
歡迎大家多評議,多討論,多提出建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