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提出兩周年之際,9月22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通報“雙碳”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全面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雙碳”工作各方面進展好于預期
據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介紹,兩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進各項任務,“雙碳”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
在穩妥有序推進能源
綠色低碳轉型方面,我國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已突破11億千瓦,穩居世界第一。
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與2012年相比,2021年我國能耗強度下降了26.4%,
碳排放強度下降了34.4%,水耗強度下降了4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了58%。
盡管我國“雙碳”工作各方面進展好于預期,但劉德春也指出,過去兩年,國際局勢深刻演變,國際能源市場供需失衡加劇,部分歐洲國家重啟煤電,全球減排進程遭遇波折。這啟示我們,綠色低碳轉型絕非易事,必須立足客觀實際、循序漸進、久久為功,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
對此,劉德春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切實履行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科學把握節奏,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落實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有關部署,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二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構建新型能源供給消納體系,著力夯實能源供應基礎,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三是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四是加快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推廣。五是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研究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
“實現‘雙碳’目標,是中國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宣示,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劉德春稱,中國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劉德春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十年來,我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穩步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明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具體來看,十年來,我國持續大幅增加環保投入,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過1000億元支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有力保障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退出過剩鋼鐵產能1.5億噸以上、取締地條鋼1.4億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1%,比2012年增加5.7個百分點;“三新”產業增加值相當于GDP的比重達到17.25%;
新能源產業全球領先,為全球市場提供超過70%的光伏組件;
綠色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提升至84%。2022年前8個月,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397萬輛和386萬輛,保有量達到1099萬輛,約占全球一半左右。
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持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數據還顯示,與2012年相比,2021年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26.4%,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單位GDP水耗下降了4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了約58%。
“過去十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貢獻。”劉德春表示,未來,要以“雙碳”工作為牽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加快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