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減排政策工具,其有效運行需要特定的支撐條件,主要包括經濟市場條件、法律法規環境以及政策之間的協調統一。
市場條件
碳市場建立后,其有效運行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碳
價格信號能夠在產業鏈上下游以及不同行業之間進行傳導,最終使得各個行業以及同一行業的不同環節之間邊際減排成本相等(等于均衡碳
價格)。而市場條件不理想或市場化程度不高將導致市場價格信號傳導受阻及市場價格扭曲,降低碳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并增加總體減排成本[22]。因此,整個經濟系統的市場化程度直接決定碳市場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電力行業是我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行業,但電力市場仍處于市場化改革進程之中,電力上網的調度機制不夠靈活,同時電價的形成仍處于政府管控的范疇[23]。在這種條件下,碳市場價格信號不能有效引導高效低碳的電源優先上網,也不能通過生產消費環節之間的成本轉移對電力消費端減排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進而使得本來由成本相對較低的電力消費端承擔的減排任務被迫轉由其他成本較高的主體來完成,增加了邊際減排成本,推高了碳市場均衡價格,最終使實現同樣減排目標的總體減排成本顯著增加。根據李繼峰等人的研究,在相同
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和覆蓋范圍假設下,電價管制會導致碳市場價格相對于無管制條件下升高20%—30%,進而使碳市場的成本有效性被明顯削弱[24]。因此如何將電力行業納入我國
碳交易體系是我國碳市場建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為了促進電力消費端減排,我國當前的幾個碳交易
試點在將發電企業(直接排放)納入交易體系的同時,還納入了主要電力消費主體(間接排放)。這一方案是我國當前電力定價機制條件下的權宜之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碳市場價格傳導受阻而導致
碳減排激勵覆蓋范圍不完整的問題。但是這一方案在推向全國碳市場時存在無法回避的問題:首先會導致碳排放的雙重核算問題;同時,間接排放的納入增加了交易體系的主體數量,進而增加了碳市場機制的交易成本(測量、報告及核查(MRV)成本等)[25],從而降低了市場效率。中長期來看,為保證碳市場有效運行,我國需要加快電力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進程,盡快理順電價形成機制,使電力價格與
碳價格有效聯動,并充分反映碳排放的真實成本,最終使碳市場機制在我國碳排放最大的行業內真正發揮降低減排成本的作用。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另外,碳市場的建立及有效運行需以強有力的法律法規約束為基礎,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需通過氣候變化立法確立應對氣候變化在我國的戰略地位,這是碳市場在我國具有可信性及可行性的基礎;(2)需國家層面出臺專門針對全國碳市場頂層設計及實施原則的法律法規,以明確我國碳市場的總體設計方案、各部門及地方在碳市場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的權責,并指導碳市場細則的制定;(3)由于碳市場機制設計復雜,需針對各環節出臺具體的法規,如排放MRV原則,配額分配原則,配額交易規則以及配額
履約機制及處罰機制等。上述各層次的法律法規相互補充配合,共同影響碳市場本身的可信性、減排的實際效果以及減排成本的有效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