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色權益市場發展特點
我國的綠色權益市場主要以碳市場為代表。2012年我國就建立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2013年起,7個
試點碳市場陸續開始上線交易,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上線三年來運行總體平穩有序。除了全國性的綠色權益市場,許多省市也探索了多種形式的綠色權益開發與交易機制,如林業碳票、林業碳普惠、紅樹林
碳匯等。為更好推動綠色權益市場的發展,2016年8月人民銀行等印發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強調“完善環境權益交易市場、豐富融資工具”。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進一步強調“依托公共資源交易
平臺,建設全國統一的
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市場”。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
基于十多年來的實踐探索,我國綠色權益市場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全國性市場。按照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我國綠色權益市場的發展模式也應該是全國性市場。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綠色權益市場,可以解決目前存在的行業標準不統一、監管方式不統一、治理體系不統一而帶來的資源環境要素不能在不同區域、行業、企業間自由流動的問題,可以實現資源環境要素的最優配置。
二是綜合性經營。綜合性經營不僅可以分攤固定成本、降低可變成本,還有利于形成差異化優勢、市場營銷優勢及技術創新優勢等。在我國的綠色權益市場發展實踐中,通常是基于某一發展較快的市場,逐步擴展業務范圍,增加業務種類,使之成為囊括主要綠色權益交易的市場,或者按照“開放、競爭、有序”的原則,對各類綠色權益市場進行整合。
三是“兩步走”發展策略。首先建設地方綠色權益市場。在地方試點碳市場基礎上建設集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等注冊登記于一體的綠色權益市場,形成“集中登記、分散交易”的格局。其次建設國家級綠色權益市場。在地方試點碳市場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將成功經驗向全國碳市場推廣,以全國碳市場為基礎建設國家級綠色權益市場,之后將地方綠色權益市場的業務轉移到國家級綠色權益市場,不斷加強全國統一綠色權益市場的建設。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