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
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意見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
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文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統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能耗雙控向
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制定實施碳達峰
碳中和綜合評價考核制度,科學開展考核,加強評價考核結果應用。
綠色低碳發展成就卓著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具體看,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5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53.8%;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
新能源產業鏈;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2023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碳排放強度較2012年分別下降超過26%、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了60%以上;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與此同時,我國綠色轉型仍然面臨著不少困難挑戰。”上述負責人說,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環境約束偏緊的國情沒有改變,化石能源和傳統產業占比仍然較高,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王毅認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過程不能只用減排情景曲線來表征,而應該是一系列目標、技術、資金、政策等綜合驅動的系統行動路線圖。意見提出了綠色低碳轉型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有利于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徑,構建發展轉型新模式。
提出兩個階段目標
意見提出,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從目標看,意見提出兩個階段目標。到2030年,重點領域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增強,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廣泛形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取得顯著進展,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入綠色低碳軌道,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同時,針對不同領域,意見提出量化工作目標: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等。
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
意見部署哪些主要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意見圍繞5大領域、3大環節,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5大領域分別是: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推行綠色規劃建設方式,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
3大環節分別是: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增效,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加大綠色產品供給,積極擴大綠色消費;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關鍵技術研發,開展創新示范推廣。
“綠色低碳轉型相關項目具有投資周期長、效益較低、風險不確定等特征,需要長期和穩定的轉型規劃、政策支持,來幫助市場和行業形成穩定的預期。”王毅說,針對這一問題,意見從財稅、融資、投資、
價格、市場化、標準體系等方面做了部署,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在未來的工作進程中,應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動相關政策的統籌協調、精準落地和動態優化,有效激勵經濟社會各主體開展綠色低碳的經濟活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