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食物剛需增加和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日益增強的多重壓力下,未來10-15年我國糧食安全自主可控面臨重大挑戰。一個突出的表現是,從過去的高投入、高消費、高資源環境為代價走向
綠色增產增效,
綠色與發展這一對矛盾非常尖銳。
農田中的污染主要來自氮、磷。以氮為例,化肥中氮的利用率在40%左右,這就意味著60%左右的氮要損失到環境中。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學界、生產界普遍認為,農作物隨施肥量增加而增產,后來證明二者是拋物線的關系,當到達一定頂點時,農作物隨施肥量增加不增反降。
然而,如今很多農作物的品種,都是在高肥力的基礎上篩選出來,導致品種的耐肥性很強。老百姓種地的普遍心理習慣是,越施肥越高產。而肥力增加到一個頂點,莊稼的生長對肥料就不敏感了。老百姓看見莊稼沒增產,認為施肥不夠、不斷追肥,從而導致惡性循環,加劇環境污染。
按照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的任務,當前6.8億噸糧食總量至少要增產0.5億噸。全國18億畝耕地在總面積上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只能向單位面積要產量,而后者處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再要提升必須依賴科技創新。
從開礦到生產肥料,往往是工業部門在管理,而作物施肥、過量養分的環境排放又是農業和環保部門在管理。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考慮工農全產業鏈的融合問題。我們要保證糧食產量增加、排放降低,就相當于一根褲腰帶,越勒越緊。
協同實現農業增產、減排、高效的綠色轉型,協同推進糧食安全與雙碳戰略已成為新階段我國農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為此,我們所在的農業農村部農業綠色低碳學科群團隊建議:
一是建立增產保供國家綠色低碳技術先行示范區。綠色低碳學科群涵蓋了我國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及西南等糧食主產區,與已有的綠色發展先行區相結合,建議在綠色低碳學科群覆蓋區域分批建立國家農業綠色低碳先行示范區,發揮引領作用,重點開展主要作物產業體系綠色低碳技術集成和示范,培育綠色低碳產業,創新政策體系,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將綠色低碳示范先行區建設成為綠色低碳技術試驗區、綠色制度創新區、綠色低碳發展定位觀測區,帶動全國農業綠色低碳轉型。
二是設置確保糧食安全的農業綠色低碳科技攻關專項。由農業農村部牽頭設立農業固
碳減排科技攻關專項,圍繞植物光合固碳、種養過程減排、土壤增碳保碳、廢棄物循環利用等開展農業全鏈條綠色低碳科技攻關,針對關鍵
碳排放源與碳庫創新高效減排固碳技術、產品及裝備。重點加強農業土壤固碳與地力提升、綠色智能肥料研發、低甲烷排放水稻品種選育、精準飼料配方開發、靶向微生物利用等固
碳減排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全鏈條技術體系和模式。創新科技攻關體制機制,探索企業創新聯合體、首席科學家、揭榜掛帥等新機制,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成果轉化。發揮綠色低碳學科群集群優勢,突出區域學科發展特色,優選區域性綠色低碳生產技術,集成綠色低碳生產技術體系和區域典型模式,探索綠色低碳技術模式應用實效評價新體系和推廣應用新機制,強化技術全面落地應用,實現綠色低碳減排。
三是建立農業綠色低碳評價體系和保障機制。建議由農業農村部牽頭,組織農業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專家,成立農業綠色低碳評估
專家組,建立分區域、分產業的農業綠色低碳評估標準;構建農業綠色減排國家數據庫,建立分區分時動態更新評比機制,探索農業綠色低碳的定額排放制度和減排補償、交易機制,創新固碳減排市場化政策保障機制,有效銜接區域
碳交易平臺,強化科技支撐與市場驅動,完善固碳減排市場驅動我國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協同實現我國糧食安全與雙碳戰略。
(作者張福鎖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申建波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本報記者溫才妃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