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
綠色發展》白皮書。白皮書向國內外講述新時代推動
綠色發展的中國故事,全景式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遵循的理念、采取的重大舉措和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展示我國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決心,體現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國擔當。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介紹了中國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理念遵循,分享了推進綠色發展實踐中形成和積累的寶貴經驗。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其中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把“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在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進程中,中國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歷史經驗,《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凝練分享。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綠色發展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提升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立足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的現實國情,既為當代發展謀,也為子孫萬代計,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三是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四是堅持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偉大思想指引偉大實踐。《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從綠色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生動實踐;介紹了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建設成就,分享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努力和成效。
一是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中國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推進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2012—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由9.4%升至15.1%。廣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推動工業、農業、服務業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10年來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6.4%,主要資源產出率累計提高了58%。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培育生態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新時尚。
二是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加快構建和完善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持續提升綠色發展的政府治理效能,為綠色發展任務目標順利實現提供堅實保障。持續加強法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制定和修改多項綠色發展相關法律,基本建立覆蓋各重點區域、各種類資源、各環境要素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強化監督管理,將資源環境相關指標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約束性指標,科學構建反映資源利用、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情況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著力構建政府有力主導、企業積極參與、市場有效調節的體制機制,完善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制度,有效激發和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
三是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定維護多邊主義,積極參與打造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的全球生態治理格局。堅定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積極建設性姿態參與全球氣候談判議程,為《巴黎協定》達成和落實作出歷史性貢獻。中國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將完成全球最高
碳排放強度的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碳達峰到
碳中和,充分體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積極推動建立共建“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幫助共建國家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增進民生福祉。推進節能環保、
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資源保護等領域雙多邊務實合作,攜手構建清潔美麗世界。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偉大時代催生偉大思想,偉大思想引領偉大時代。我國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的發布,既是綠色發展理念和經驗的階段性總結,也翻開了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立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堅持不懈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開創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一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需要從源頭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構建低碳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交通運輸清潔低碳轉型。
二是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節約資源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有效緩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堅持把節約資源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推動企業清潔生產、園區循環發展、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形成全民崇尚節約的濃厚氛圍。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綠色低碳產業是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推動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既可以拉動綠色GDP,也可以為其他產業提供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持續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等產業,深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支持大型綠色低碳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四是健全綠色低碳政策和標準體系。綠色轉型需要完善的政策保障。持續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
價格政策,加大對綠色低碳企業、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差別電價等政策,建立體現資源稀缺程度、生態損害成本、環境污染代價的資源
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提高重點產業、重點產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標準,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戰略定力,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系國家節能中心主任任獻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