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對突破資源環境約束、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十三五”以來,我國工業領域
節能減排力度明顯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減少,
綠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制造體系逐步完善,綠色發展成效顯著,賦能產業結構優化和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顯現。在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隨著排放強度下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進一步節能降耗的成本抬升,難度增大,迫切需要“理念更新、技術創新、政策上新”,為工業綠色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的關鍵五年。面對全球綠色低碳競爭加劇,中國碳達峰
碳中和時間窗口偏緊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規劃》提出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構建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工業賦能綠色發展相互促進、深度融合的現代化產業格局。
一是把“雙碳”目標擺在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的首要位置,明確將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總體方向,統領減污降碳和能源資源高效利用。《規劃》設定了“十四五”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
碳排放降低18%的強度減排目標,通過實施碳達峰行動,開展降碳重大工程示范,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應該看到,現階段中國工業綠色發展并不均衡,各地區、各行業的排放水平存在級差,“雙碳”目標下一些傳統“高碳”行業的減排壓力凸顯。
二是堅持將創新作為工業綠色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在供給側開展一場深刻的綠色科技低碳革命。在現行國家標準和激勵政策體系下,企業采用綠色設計、研發綠色工藝技術、開發綠色產品、推廣再制造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綠色創新投入的意愿。“十四五”時期要協同推進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充分激發創新活力,加快綠色人才培養,加強產業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加大清潔生產共性技術開發力度。
三是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市場主導,系統推進,打造多維、立體的工業綠色系統工程。一方面,鼓勵企業主動踐行綠色社會責任,完善ESG機制,披露、共享能耗和碳排放的核心數據,優化生產流程和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綠色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倡導新消費模式,培育綠色消費的文化氛圍,形成供給側與需求側互促共進,從而以工業綠色發展帶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綠色低碳轉型。
四是深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綠色治理。立足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大能源資源來源。直面綠色產品、低碳技術、生態系統、排放標準、環境規制、消費方式等方面的國際競爭,凝聚共識,穩步推進能源、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綠色議題的討論與治理,營造有利于綠色制造發展的外部環境。加強與相關國家及國際組織交流合作,完善環境規制和綠色標準體系,塑造面向碳中和的全球生產貿易新秩序和綠色合作新機制。以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為契機,促進中國工業綠色發展成果和經驗的全球共享。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