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保證碳足跡可信可管
相比于其他行業,跟蹤、測量以及計算農業活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更具挑戰性。不同于工業的標準化流程,很多農業種養殖過程的模型難以建立,溫室氣體跟蹤、測量和計算非常復雜。
“過去,基于區塊鏈的碳足跡計量管理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很少,我們基于LCA法搭建了適合不同農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計量模型,并通過區塊鏈技術為相關數據提供可信存證。”杭州海思德博總經理張宇杰說。
胡子江介紹,在目前主流的碳足跡計算方法中,可信碳足跡管理系統主要選用了LCA法對產品碳足跡進行計量,該評價方法作為一種工具,應用于評價和核算產品或服務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同時遵循了相關國際標準,適用于農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計量,形成碳足跡結果。
“對于產品碳足跡的計量,官方的高質量實測數據非常重要和關鍵,更多高質量的本國權威數據將可為農產品碳足跡評價提供高質量數據,從而在未來數據互認的趨勢中不落下風。”胡子江如是說。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在長期的農業科研與服務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樣本,能夠為農產品碳足跡底層提供高質量數據,大大提高了系統應用價值。
通俗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又一個區塊按照產生的時間順序前后鏈接而形成的鏈條,并通過不可逆的加密算法對區塊中的信息進行加密。這些區塊被保存在若干服務器中,每臺服務器在區塊鏈系統中又被稱為節點。由于這些節點通常由不同的主體管理,因此違規篡改區塊鏈中的信息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區塊鏈系統運轉至少需要3個節點,節點越多,違規篡改的成本越高。”卞立平說,因此區塊鏈所記錄的碳排放、碳足跡數據也更加真實可靠。以種植水稻為例,整個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農藥、肥料、用能、機械、運輸等,首先界定核算邊界,然后基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農產品全程質量管理區塊鏈平臺獲得精準的投入量,再根據LCA法在鏈上計算出種植流通過程各環節碳排放量,即可對碳足跡進行全程可信監測與精準管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