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北京,建筑領域的
綠色發展之路有了清晰指引。近日,
北京市人大常委
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建筑
綠色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條例》明確,新建建筑應當執行對應標準和可再生能源應用的要求;有序推動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與城市更新項目相銜接;在工程獎項評審、個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以及表彰獎勵等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建筑綠色發展。
“這是一部創制性的地方性法規。”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副主任、法制辦新聞發言人王愛聲表示,制定這部法規是推動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推動北京市建筑領域綠色發展,提升建筑品質、改善人居環境、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條例》名稱折射更廣泛的綠色發展要求
面對建筑領域綠色轉型的任務,一些省份已出臺相關條例,名稱為“
綠色建筑發展條例”,而北京選擇命名為“建筑綠色發展條例”。
“雖然只改變了兩個詞的順序,其內涵和外延卻有很大不同。”在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鑫看來,“綠色建筑”是基于綠色建筑的設計、評價標準,適應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建筑綠色”則是覆蓋新建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和運營以及相關領域、產業的綠色發展要求。
王鑫介紹,與其他省市相比,北京市此次出臺的《條例》不僅包含了房屋建筑,同時明確市政基礎設施參照管理;不但包含建筑本身的節能降碳和高質量發展,同時包括建筑用能結構調整、建材綠色供應鏈、海綿城市、城市更新、綠色示范區、城市副中心、京津冀協同等方面,更加注重“建筑領域的綠色發展”。
《條例》也關注相關產業的節能降碳。例如,推廣綠色建材和建設建材綠色供應鏈,包含了建材生產、建材運輸節能降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包含了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體現了節約資源和資源的循環利用。
以綠色專篇為主線貫穿建筑工程各環節
綠色專篇是《條例》核心制度之一。《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實行建筑項目綠色專篇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立項、規劃、設計、施工、監理中應當編制綠色專篇,明確綠色建筑等級、裝配式建筑要求、超低能耗建筑性能、可再生能源與綠色建材應用、
節能減排效益、技術路徑等相關內容。
“不同階段綠色專篇的內容和深度不同,背后主要是根據各層級的國土空間規劃和建筑綠色發展規劃,確定不同地塊的建筑綠色發展要求。”王鑫介紹,項目立項階段的綠色專篇,主要是明確該項目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等級、能源種類、能耗和
碳排放指標、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標、建筑垃圾處置方式等。
項目規劃階段的綠色專篇,則按照立項階段的綠色專篇要求,逐一落實到項目的具體樓棟上,使得項目整體達到立項階段明確的各項指標要求,并在土地出讓時競爭更高品質建筑,并進行高標準建筑承諾。
項目設計階段的綠色專篇,按照規劃階段綠色專篇和承諾的內容,在每棟建筑的施工圖設計時明確技術路徑,確保規劃階段綠色專篇內容的落實。
項目施工階段的綠色專篇,規定施工單位按照施工圖設計和施工規范,明確各分部、分項、單位工程的施工要點、隱蔽記錄、驗收要求,以及施工現場綠色施工、揚塵治理、垃圾處置等方面的要求,確保施工圖設計得到貫徹落實。
到了項目監理的綠色專篇,明確施工過程中監理參與驗收、見證、旁站、簽字等具體要求,有效監督施工單位落實施工圖設計文件。
王鑫表示,目前,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已牽頭啟動各階段綠色專篇示范文本的編制工作,將進一步論證研究、充分聽取相關市場主體意見,盡快發布示范文本。同時,將建立完善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與其他部門合力推進建筑綠色發展。
人大代表實地調研,《條例》回應現實問題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三檢測所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田春艷也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她深度參與了《條例》的立法過程。
《條例》的立法調研,圍繞“開發建設”“規劃設計”“施工及運行”“產業發展導向”“裝配式建筑”及“城市副中心建設”等重點問題組成了6個專題小組。田春艷參與的是“開發建設”小組,歷時1個多月,先后對5個項目開展實地調研,另外發送調查問卷、召開研討會,在此基礎上形成12條立法建議。
田春艷發現,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影響建筑綠色發展的因素。比如,現階段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技術難度大、后期運維階段管理成本高,而房屋建筑在銷售時還不能完全實現“優質優價”,開發企業的積極性會受到一定影響。
她還指出,本地能源的跨地塊調度困難,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推高了成本,造成資源浪費;可再生能源“重裝機、輕運維”,缺乏完善的后期運營評價體系,影響使用體驗,增加居住者后期成本,也有可能造成可再生能源設施被棄用,這些都需要通過立法來推動破解。
“我關注的這些問題,在《條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應。”田春艷說。
針對開發企業和房屋購買者的積極性有所不足的問題,《條例》提出了激勵和引導政策,包括對主動提升綠色建筑等級標準、自愿實施裝配式建筑或者提高裝配式建筑等級、主動實施超低能耗建筑的項目,在工程獎項評審中優先考慮;對個人來說,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的,可以給予適當政策支持;逐步推行裝配式建筑、健康建筑等的評價,推動相關結果在建筑物價值評估等方面的應用等。
針對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的問題,《條例》提出推動建筑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要求新建建筑按規定標準安裝太陽能光伏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鼓勵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時,增設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電網企業應當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增強上網能力。“這些規定對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更詳細、更具體的落地措施。”田春艷說。
“建筑綠色發展與公眾密切相關。”在田春艷看來,“無論是對于新建項目還是既有改造項目,建筑綠色發展都要讓群眾住得舒適、住得健康。”
田春艷建議,利用多種方式加強宣傳,使低碳節能成為居民的自主意識。“建筑綠色發展理念得到城鄉居民的廣泛接受和認可,建筑低碳節能的目標才得以真正實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