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引領,“碳”索未來。今年9月, 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聯合江蘇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碳達峰
碳中和國際
論壇(2024)暨2024國際
新能源博覽會”(以下簡稱“本屆活動”)將在常州盛大啟幕。
為全球能源轉型探索中國方案
2020年9月,我國明確提出了“雙碳”目標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進。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方面,中國正加快構建以
清潔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體系,推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應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
據悉,本屆活動聚焦“新型能源體系與新質生產力”,采取“1+1+N”模式。屆時,將邀請相關政府部門、國內外院士
專家、央國企、能源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以及國際知名能源企業以及相關機構代表齊聚常州,共話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和國際合作,共同探討中國“雙碳”目標下的新型能源體系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和路徑,分享經驗、交流技術、探討合作,推動中國能源戰略實施和深化,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
踐行雙碳戰略,能源是主戰場。中國能源研究會推出“碳達峰碳中和國際論壇”,旨在構建一個綜合性、國際化、高層次的合作
平臺,搭建我國能源產業創新發展成就展示舞臺,進一步提升中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綠色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論壇將圍繞新型電力系統與國家雙碳戰略、全球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發展、零碳城市、氫能、碳中和路徑等話題開展高端對話。期間舉辦的多場次平行分論壇,涉及新能源技術迭代、儲能與電動汽車、
碳捕集與碳封存、
碳交易與綠證等主題。
多元化模式擦亮“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實現雙碳目標,新能源是主力軍。十年磨一劍,常州深耕新能源產業賽道,以超常規增速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新能源產業版圖上,迅速崛起成為中堅力量。截至目前,常州擁有40家本土新能源上市企業,吸引49家外地新能源上市企業在常投資,投資熱度全國第一,實現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雙向奔赴。
從產業集聚看,2023年常州新能源領域產業實現產值7681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量半壁江山,產業集聚度全國第三、投資熱度全國第一。新能源整車產量67.8萬輛、占全省的65%,占全國的7%;動力電池產量突破106GWh、占全國的16%;太陽能電池產量26.55GW,占全省的15.2%、占全國的5%;“新三樣”產品出口占全省“新三樣”出口份額15.4%,全國出口新能源汽車每10輛中就有1輛是常州生產。
從集群能級看,常州圍繞新能源產業布局了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常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新型碳材料集群先后獲評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新北區新能源汽車電氣設備產業集群、溧陽市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獲評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區域產業集聚化發展和網絡化協作的優勢特色日益凸顯。
據了解,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將協同常州市打造“常州·中國新能源之都”產業名片,助力常州樹立以新能源為主的產業名片,建設國家經濟地理地標,增強常州市工業發展實力,集聚更多創新、人才、企業、金融等高端資源要素,促進以新能源為重點的產業做大做強、高質量發展,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
本屆活動還將啟動“國家氫能裝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舉行“長江碳中和技術發展研究院成立儀式”以及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等,進一步宣傳展示常州“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國際新能源博覽會火熱招展中
據了解,常州最大的特色和最強的優勢是在全國率先打造新能源“發電、儲能、輸送、應用、網聯”的產業生態閉環,以產業升級推動現代能源體系構建。今年,常州啟動近零碳園區(工廠)和新型智能微電網
試點建設,堅持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在生態閉環、激勵機制、場景培育、創新平臺等方面大力發展綠色生產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新能源之都”建設增添綠色動能。
本屆“國際新能源博覽會”,旨在集中展示全球新能源創新發展和我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誕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案,以及常州“新能源之都”特色和實力。展覽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將邀請一批世界500強和能源行業主流企業參展,常州本土新能源龍頭企業也將組團亮相,進一步推動“發儲送用網”五大環節實現深層次、高濃度融合發展,打造更多集成常州制造、融合智能技術、服務模式領先的新能源示范應用場景,構建綠色低碳“全鏈條”。
國際新能源博覽會采用市場化模式進行招展,并將推出展位導引、領導專家巡展、新產品新技術路演、權威媒體探館、現場直播等服務。并加大專業觀眾邀請力度,針對展商的不同需求,精確匹配采購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