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了哪些智慧?
在峰會框架下,12月8日—18日舉辦了“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角”配套活動,其中,12月13日為“中國日”主題活動,由宜可城、昆明市和中國環境報社牽頭主辦,中國多個省市代表帶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和故事、城市可持續發展經驗,參與相關國際交流,向世界展示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智慧。
浙江、山東、
北京、深圳、昆明、南京、湖州,還有香港特別行政區等省份和地市的政府及企業、單位代表,介紹了各自的經驗和案例,倡導建設和諧共生的“自然城市”,展示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特色。
——我們致力于打造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通過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不斷提升城市生態建設水平。例如,成都市規劃建設全球最大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和全球最長的公園城市綠道,環城生態公園成為超級綠環,森林覆蓋率40.33%,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88%。
——我們致力于打造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
綠色發展城市。通過積極推動產業轉型,正向引導和反向倒逼持續深化產業
綠色低碳化轉型,提升生產要素資源利用率。例如,浙江省湖州市曾經傳統產業比重大,高能耗產業占比高。近年來,湖州市首創“碳效碼”,對企業
碳排放數據進行統計與核算,精準定位企業能源消費“
碳足跡”,引導企業轉型實現精準降碳,推動綠色制造升級。
——我們致力于打造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友好城市。在推進城市發展的同時,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努力提升城市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性。例如,在長江沿線的江蘇南京,隨著全面禁捕、岸線清退等專項行動的不斷深入,水生物種種群逐步呈恢復趨勢,水生態健康狀況不斷向好,現在市民在城市市區江段就能看到野生江豚穩定棲息。
“在城市規劃中把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盡可能減少城市建設中對自然生態系統、動植物棲息地的干擾,避免城市生態系統的碎片化。在生態系統保護和治理中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協同推進
碳中和、氣候適應、城市韌性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時,統籌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逐步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共享三大目標。”昆明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中心主任和蘭娣,向本報記者介紹了滇池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的經驗,這是一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的典型案例。現在,滇池的自然岸線率達到89%,基本形成了閉合的環湖生態帶,滇池湖泊生態產品價值得到極大提升。
在“中國日”主題活動上,還發布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成都、嘉興、湖州、昆明、南陽、深圳6個中國城市因其生物多樣性的杰出案例入選,其案例也將在“自然城市
平臺”向全球宣傳,為地方生物多樣性保護樹立標桿、提供樣本。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