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聯合能源基金會、可持續發展合作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國重點區域和城市
碳排放達峰
論壇”在京順利召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出席
論壇并致開幕辭,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
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杜祥琬,國家氣候變化
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等領導與專家參加論壇并作主旨發言。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戰略咨詢院、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可持續發展合作研究所等機構的專家以及
北京、山東、深圳、長沙、青島、鎮江等省市的代表分別進行了演講和經驗交流。
趙英民在致辭中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的“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生態環境部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工作機制,盡快出臺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并進一步指導地方、重點部門及行業明確達峰目標,各地方、重點部門及行業也要高度重視達峰工作,積極主動作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爭取率先達峰。李高在發言中也提出了氣候司近期對于推動地方、重點部門及行業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的總體考慮及相關工作要求。
與會專家和代表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的新達峰目標和
碳中和愿景,充分展現了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信心,也對地方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提出了更高要求。杜祥琬提出,碳中和三要素:“提能效降能耗”、“能源替代”和“增加
碳匯”,強調碳中和愿景對我國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將帶來新產業、新增長點、新投資,實現經濟與氣候雙贏。何建坤指出,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轉折點,也是最終實現碳中和的重要節點,力爭早日實現碳排放達峰的首要任務是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量,使經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放脫鉤。戴彥德認為實現碳中和愿景,需要我們在發展模式上要轉、在供應模式上要換、在消費模式上要變、在生活方式上要簡,并強調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關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前提、提高民眾的意識是基礎。鄒驥圍繞碳達峰目標下的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
綠色低碳城鎮化,認為人口變動、能源需求、環境質量需求、經濟新增長方式等都是現代化新征程面臨的重要因素,新冠疫情后應在基礎設施投資、多元消費導向、環境質量改善等方面更加著力
綠色低碳轉型。
中心主任徐華清主持了主旨發言環節,副主任馬愛民作論壇總結。本次論壇同時經網絡直播,共有400余位地方代表參與。論壇的成功舉辦,對提升地區碳排放達峰行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推動地方盡快啟動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提高重點區域和城市碳排放達峰行動力度等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