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中國—東盟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對話和2022年中國—東盟環境合作
論壇(以下簡稱“中國—東盟環境合作
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南寧開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維平出席論壇并致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偉京出席論壇。
論壇現場
王維平表示,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啟動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之年。本次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旨在交流分享中國和東盟各國在生態環境領域合作成功經驗,共同探索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
綠色復蘇雙重背景下,推動區域
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王維平指出,廣西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通衢東南亞,區位優勢突出。近年來,廣西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緊緊圍繞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1+1+4+3+N”目標任務體系,堅決扛起保護好八桂大地山山水水的歷史責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厚植生態環境優勢,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力筑牢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兩不誤、雙促進”。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2年國家考核優秀,生態系統功能得到鞏固提升,“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持續擦亮,在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新步伐。今年1—8月,廣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了97.3%,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3%。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2%以上,無劣V類水體。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94.6%。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穩定,廣西無因土壤污染而引發的環境事件。總體來看,廣西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例、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均達到或優于年度目標任務進度要求。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潿洲島附近共監測到布氏鯨兩批33頭次,三娘灣海域中華白海豚超過260頭,東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發展到了5群,白頭葉猴數量擴大到1300多只,萬類霜天競自由,“山水秀甲天下”顏值更高!
王維平強調,作為中國—東盟合作框架下優先合作領域,中國與東盟生態環境合作得到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自2011年以來,廣西已連續承辦10屆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成為落實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共識,推動各方環境政策協同,連接社會各界參與區域生態環境合作的權威渠道和重要橋梁,逐漸成為區域合作的重要
平臺,在推動中國—東盟環境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廣西作為環境合作論壇的舉辦地,愿繼續發揮區位優勢、文化優勢、人文優勢和經貿優勢,為推動中國—東盟環境合作交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結合全面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王維平就加強生態環境合作交流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深入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深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提升RCEP成員國產業鏈價值,促進產業在開放中升級;實施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行動,推動能源核心技術合作;探索開展面向東盟國家的
碳排放權交易,運用市場化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陸域生態系統
碳匯和海洋藍碳開發合作,提升生態系統
碳匯增量;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和宣傳合作,倡導
低碳生活方式,推動形成良好社會氛圍。二是深入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序開展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評估,搭建生物多樣性大數據平臺和數據中心,科學建設促進物種遷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態廊道;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和生態保護紅線制度,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切實履行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國際條約。三是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為經濟綠色復蘇增添新動力。探索建立區域生態產品動態監測制度和價值實現機制,建立健全面向國際的生態產品交易平臺、認證體系和生態品牌,開展生態產品項目開發合作,為RCEP成員國提供越來越多的生態產品,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綠色復蘇與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中國與東盟各國山海相連、環境共生、命運與共,王維平表示,希望通過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這一平臺,不斷加強各方交流對話、維護多邊共識、聚焦務實行動、挖掘合作潛力,探索中國—東盟環境合作新方向,積極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攜手共創綠色低碳新時代,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區域智慧和力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