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于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而言也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2000年9月,在聯合國首腦會議上,189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千年宣言》,一致通過了“將全球貧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為標準)”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簡稱MDGs)。該目標包含了消滅極端貧窮和 饑餓,普及小學教育,促進男女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利,降低兒童死亡率,改善產婦保健,與艾滋病毒/艾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作斗爭,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全 球合作促進發展等8項內容。
2012年,在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宣言——《我們希望的未來》中,首次增加了在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窮背景下,減少災害風險和提高抗災能力的呼吁。根據當時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趨勢,該宣言特別強調了提高城市和社區抗災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3年4月5日發表的題為《距離實現千年發展目標還有1000天》一文中指出的,雖然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制定帶動了各國乃至全世界確定首要任務,也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是,在世界各地,一方面無論是窮國還是富國,不平等現象還在增加,另一方面,受到 “千年發展目標”在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影響,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所承諾的增加發展援助、改善貿易條件、債務減免以及加強技術支援等方面大部分都還沒有按期落實。因此,發達國家若不加倍做出實質性的努力,包括環境可持續發展、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等目標將無法實現。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聯合國千年宣言》和《我們希望的未來》作為各國政治領導人對本國人民和全球人類社會的莊嚴承諾,2015年將迎來一場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