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省哈爾濱市開始啟動建筑領域綠色建筑建設項目試點。截至2012年末,已有3個住宅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設計標識。作為高耗能的嚴寒省份,建設綠色建筑的優勢體現在哪里,又面臨哪些實際困難,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為嚴寒地區綠色建筑“打樣兒”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記者從哈爾濱市建委了解到,綠色建筑在哈爾濱市的起步是從新建住宅開始,項目試點啟動以來已有18.15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獲得國家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其中哈西萬達廣場F區住宅獲得國家一星級設計評價標識;濱才·城塞納維拉慕云C棟住宅獲得國家二星級設計評價標識;辰能溪樹庭院1-3、6、7號住宅榮獲國家三星級設計評價標識。根據中國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三星為最高。想要獲得三星級需要通過國家住建部審批認定。而辰能溪樹庭院獲得三星級設計評價標識,不僅是我省的首例,也是東北三省的首例,可以說為嚴寒地區綠色建筑建設樹立了樣板。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節水、節能、節地本土化
辰能溪樹庭院的建設單位,辰能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工程師姜瑩告訴記者,建設三星標準就像在做選擇題。除了人們普遍了解的綠化、光照、節水、節能、節地等低碳理念外。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還要求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使用。而且兩邊的要求都很嚴格,堪稱“兩頭堵”。姜瑩舉例說,比如新能源的采用,最開始項目考慮的是太陽能,但考察測算發現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在我省易發生“氣候不適”影響使用乃至壽命的問題,因此項目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地源熱泵技術。再比如節水,哈爾濱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氣候分區屬嚴寒地區A區,全年平均降水量僅569.1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因此在氣候溫暖地區適用的雨水回收系統,在哈爾濱顯然也不合適。權衡利弊項目選擇了建設“中水回用系統”,即將沐浴、洗漱用的優質雜排水與傳統污水相分級,再通過過濾、消毒系統實現回收并應用于綠化和清潔。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提升品牌效應難見短期收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工程師姜瑩介紹,相比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的優勢是在使用中不斷體現出來的。比如當前地源熱泵技術的投用,已經能夠滿足小區內的車庫供暖。中水回用系統也會使得物業公司在管理方面備感輕松。冬季供暖一直是哈爾濱市面臨的大課題,三星標準項目采用的先進的天棚微輻射技術,將供暖管移至天棚,同時墻體采用15厘米厚的苯板。進熱溫度只要30攝氏度左右,就能夠保證室內溫暖。據測算冬季保持相同室溫,用熱量僅為傳統建筑的一半左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