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然而時至今日,能與國際企業相較高下的卻寥寥無幾。雖然“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名聲響亮,但大多是附加價值很低的輕工業產品,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加工廠”的地位始終難以擺脫。有調查顯示,許多國外消費者甚至叫不出一個中國品牌的名字,這與和我們同樣是亞洲國家的日本、韓國相比,相距甚遠。究其原因,創新能力不足是根本。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則是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創新的競爭,看似居高不下的GDP增速,如果只是依附于地產經濟,那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夢將會成為空談,“中國創造”也將永遠不能閃耀于世界舞臺。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十八大以來,節能環保產業被列為七大新興戰略產業之首,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環保企業也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歷史最好時期,我國環保企業也因此呈現“井噴式”增長。一夜之間,大大小小的數千家環保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我們不禁產生了疑問:環保產業作為一個科技含量較高的高新技術領域,進入門檻為何如此之低?經調查不難發現,許多中小環保企業奉行“拿來主義”,成為進口產品的“中國銷售員”。這種模式簡單速成,能夠快速實現銷售利潤,也不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搞研發,看似是一條捷徑。但長此以往,我國本土高新技術的民族企業將不復存在。目前,我國許多高端領域的環保儀器嚴重依賴進口,每年從國外進口的先進儀器設備近6000億人民幣。而面對巨大的中國環保市場,國外廠商也紛紛摩拳擦掌,制定了詳盡的中國市場戰略。許多購買者也秉承“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一貫思維模式,更加傾向于選擇進口產品,這與本土產品長期給消費者造成的質量低下印象不無關系。實際上,中國很多民族企業生產的環保儀器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大部分領域的監測需求。如何振興中國民族環保產業?需要企業、國家、消費者三方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