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業是
碳排放大戶,作為
碳減排的主體,石油化工企業也正采取多種措施,發力
碳減排,加速向
綠色低碳轉型。在“雙碳”目標和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監管加強的情況下,促進
綠色轉型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答題”,越來越多的石油化工企業開始關注、建設和完善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并逐漸加大了ESG工作的披露力度。
聯合資信《2023年石油石化行業ESG評級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石油石化行業上市公司共46家,2023年披露ESG相關報告的有24家,披露率過半。今年5月1日,三大交易所發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正式實行,450多家上市公司將被要求強制披露ESG信息,其中涉及石油和化工行業企業有10家。作為石油化工領域國企和民企龍頭企業,其ESG報告對行業轉型發展和信息披露有一定示范和引領作用,進一步展示了企業在
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創新的成效。
“三桶油”節能量均上升
從披露報告來看,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海油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均呈現增長態勢。
報告顯示,中國石油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范圍一和范圍二)最高,約1.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長6.6%;甲烷排放總量37.12萬噸,同比下降7.41%,甲烷排放強度0.34%。中國石化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6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長4.2%,溫室氣體排放強度52.5噸二氧化碳當量/每百萬元,甲烷排放總量25021萬噸。中海油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最低,約12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幅最高為12.7%。
雖然2023年“三桶油”碳排放量同比有所增長,但在單位綜合能耗指標上均實現同比下降。作為另一重要指標,節能量主要用于衡量企業環境責任和能源管理能力,以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努力成效。在這項披露數據方面,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數據接近,中國海油數據僅有29.33,不及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數據的一半。
此外,“三桶油”還披露了公司在環保投入、用能替代和創新投入等數據,并利用
CCUS、
碳交易等“花式”減碳,同時開發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等
新能源,體現了企業綠色轉型和低碳發展的決心。
三家民企環保投入下降
作為民營石化龍頭企業,恒力石化、東方盛虹、榮盛石化以及恒逸石化也發布了2023年度ESG報告。
綜合來看,恒力石化披露了最多的關鍵績效指標,恒逸石化披露關鍵績效指標最少。其中,共三家對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數據進行了披露。恒力石化排放量最高,榮盛石化排放量最低,整體數據相差不大。恒逸石化則未在報告中公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此外,四家公司均披露了環保投入金額。東方盛虹投入金額最高,為7.67億元,但相比于上年投入的58.45億元,同比下降86.88%;恒力石化投入最低,為2.33億元,同比下降6%。榮盛石化環保投入同比下降24.57%。恒逸石化較上年增長約6.5倍。
在ESG報告中,各企業也從不同維度披露了產品和資源化利用等數據。比如,榮盛石化把握清潔技術機遇,將發展
清潔能源相關業務作為企業綠色發展的核心支柱之一。2023年,該公司
清潔能源消耗量約120萬兆瓦時,折算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約21.7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清潔技術相關產品收入超929億元,占其總營業收入約29%。恒逸石化也在積極布局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其中聚酯工廠逐步開展綠電交易,綠電交易量為300萬千瓦時。
持續建設標準體系
石油和化工企業不斷意識到ESG正逐步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性的重要標尺。資料顯示,“三桶油”較早開始探索ESG治理。中國石油自2006年起披露《社會責任報告》,2007年中國石化開始ESG發展歷程。中國海油也于10多年前便開始涉足清潔、綠色、
低碳經濟領域。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合伙人李菁公開表示,目前,對于A股上市企業ESG信息披露,我國以鼓勵并強制執行,這導致一些中小企業可以選擇不披露,或者披露數據停留在定性,非定量,因此非頭部企業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對于非頭部中國企業來說,要根據自身特點、所處行業等客觀條件有序提升ESG管理水平。未來,投資機構投資前將查看數據,因此企業披露信息時必須堅持ESG報告的完整性、準確性、有效性。”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為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我國正在加快ESG體系建設步伐,但由于起步相對較晚,與歐美等國家地區仍有一定差距。目前仍需要充分考慮國內外經濟發展階段的差異性,立足中國國情建設ESG體系,統籌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穩步推進。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