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發〔2021〕36號)、《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1〕23號)和《中共四川省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
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川委發〔2021〕21號),全面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根據《中共成都市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促進城市
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定》(成委發〔2022〕2號),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以交通運輸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到2025年,初步建成“結構合理、
低碳環保、智慧高效”綠色交通運輸體系。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面形成“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低碳交通出行體系,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0%;鐵路貨運到發量較2020年提升30%,鐵路貨運樞紐體系進一步完善,四向鐵路物流通道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60萬輛,力爭達到80萬輛,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車40萬輛;基本形成綠色交通建設體系,建成“全市域、全方式、全過程、全要素”交通動態感知網絡,初步形成超大城市交通智慧治理格局。
三、重點任務
(一)促進綠色出行
1.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建成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項目,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編制及報批,做好項目儲備。提前做好軌道交通項目用地報征,加快推動軌道交通TOD開發(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積極發行軌道交通專項債。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運營里程達到735公里。[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成都軌道集團、有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逗號前為牽頭單位,下同]
2.深入推進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加快市域鐵路成資線、成德線、成眉線、龍泉至天府機場線建設,積極爭取專項債支持市域鐵路建設,提前做好項目用地報征;加快推進市域鐵路公交化運營改造二期工程,按照國鐵Ⅰ級鐵路、雙線標準對既有樞紐環線進行改造,對環線上6座既有車站進行公交化客運適應性改造,新增8座公交化客運車站;積極推進寶成鐵路公交化改造工程,既有寶成鐵路延展新建23公里,設置青白江區、金堂縣公交化客運車站,實現公交化軌道交通全域覆蓋。到2025年,鐵路公交化運營里程達560公里。[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建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成都軌道集團、成都交投集團]
3.促進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融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中心優化常規公交線網,強化軌道交通站點與社區之間的公交銜接,構建快速公交、高峰快線、主干公交、社區公交等通勤公交體系。在大型商業、公建項目中同步配套建設公交首末站,因地制宜完善公交專用道、優先道,推進公交港灣站改造,著力保障公交路權。推進軌道公交運力匹配、運營時刻協同,完善公共交通快捷支付等服務功能。完善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與地鐵、公交接駁,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到2025年,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常規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達到85%,軌道站點周邊50米公交接駁站覆蓋率達到85%。[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公交集團、成都交投集團、成都軌道集團、成都交子金控集團]
4.加強慢行交通設施建設。根據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在新改擴建城市道路建設中,按照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使用原則,統籌推進自行車道、人行道、過街設施建設。到2025年,建成1000公里自行車骨干網絡。加快推進“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天府綠道體系建設,構建覆蓋全域的區域級、城區級、社區級三級綠道體系,每年新建三級綠道總里程不低于500公里,實現天府綠道結鏈成網,讓“回家的路”“上班的路”更通暢、更溫馨。[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公園城市局,市公安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5.推進共享單車健康發展。開展共享單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科學配置車輛,優化區域車輛投放,重點滿足“最后一公里”和接駁軌道交通出行需求。深入實施共享單車實體號牌管理,強化企業自律和維護調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制、企業路段包干管理制、重要點位管理實名制,進一步提高共享單車監管
平臺監控、協調、調度、考核等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禁停區電子圍欄、停放入欄結算等新技術開發運用。持續開展共享單車集中清理日活動,全面清理街面壞損車、“僵尸車”和車身小廣告。積極引導各類社會志愿者組織、基層社會組織、學校、企業等參與共享單車規范管理。[責任單位:市城管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6.加強交通需求管理。優化小型載客汽車限行限號政策,逐步劃設不少于10個低碳交通示范區。實施差別化停車收費,鼓勵停車換乘公共交通的通勤模式。深化“碳惠天府”交通應用,設立綠色低碳出行日,鼓勵綠色出行,降低傳統能源汽車出行總量。[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成都產業集團、成都軌道集團、市公交集團、成都交投集團、成都交子金控集團]
(二)優化貨運結構
1.加快推進鐵路貨運樞紐建設。規劃建設壽安站、石盤站、天府機場北動貨站、高板站,加快形成“3+4+N”鐵路貨運樞紐體系。加快實施城廂站新增國際集裝箱功能區工程,完善集裝箱共享基地、多式聯運中心等功能性設施,不斷增強青白江國際鐵路港集疏運能力。依托鐵路貨運站,推進鐵路專用線進園區、進港區、進產業功能區,暢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十四五”期間新建5條鐵路專用線。[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市口岸物流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2.加快推進鐵路物流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成都至蘭州、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實施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擴能改造,完成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全力保障川藏鐵路建設,提高四向鐵路通道貨運能力。加快推進成達萬、成渝中線等高鐵建設,推動既有成渝線、達成線客運功能向高速鐵路轉移,釋放通過能力增強貨運功能。[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3.加快推進適鐵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及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等適鐵運輸產業,推動適鐵生產制造企業、產業園區在鐵路貨運站周邊集聚,提高外銷適鐵貨物產量,擴大鐵路運輸貨源基礎。[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投促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口岸物流辦、市農業農村局、成都石化園區管委會、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4.引導適鐵貨物運輸“公轉鐵”。設立成都市運輸結構調整“公轉鐵”專項資金,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適鐵貨物生產企業積極參與“公轉鐵”。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適時優化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吸引更多種類的適鐵貨物“公轉鐵”。[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口岸物流辦、市經信局、成都石化園區管委會、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5.發展先進運輸方式。依托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推廣應用空鐵公水多式聯運模式,發揮不同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為適鐵、適空產業發展提供綠色高效便捷的運輸服務。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機遇,建設內陸無水港,開行鐵水聯運班列、公水聯運班車,共享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推進高鐵貨運基礎設施建設,力爭開行高鐵貨運班列。[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口岸物流辦,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6.發展國際鐵路物流。持續拓展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深化與國內港口城市合作,不斷拓展班列聯通境外城市,加快構建以成都為主樞紐的通邊達海、內暢外聯國際鐵路物流通道體系。推動成渝中歐班列在統一名稱、統一數據、共建聯席
會議機制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促進中歐班列(成渝)高質量發展。2025年,國際班列開行量達到4600列。[責任單位:市口岸物流辦,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三)推廣新能源汽車
1.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積極推動我市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發展。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配套激勵政策。按照控增量和減存量結合原則,加快推動城市公交、巡游出租、網約、城市物流配送、建筑垃圾運輸、混凝土運輸、公務等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大力推動私人及企業用車等領域車輛新能源化。培育新能源汽車展銷活動,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或者銷售企業在機關、商超、場鎮、旅游景點等場景開展新能源汽車的展示和促銷活動。[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城管委、市住建局、市機關事務局、市國資委、市公園城市局、市文廣旅局等市級相關部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2.加強新能源汽車通行保障。新能源汽車不受限號限行政策影響,享受政府或政府平臺公司投資的公共停車場停車收費優惠,探索分時段、分區域向新能源汽車傾斜路權。[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成都交投集團等市屬國有企業]
3.加快淘汰老舊車。嚴格實施國三及以下老舊車輛限行政策。探索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老舊車輛提前淘汰。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對達到報廢標準逾期未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的老舊車,公告其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對屬于國家鼓勵淘汰、要求淘汰的相關車輛及國家限制轉入其他情形的外地機動車,不予辦理轉入手續。“十四五”期間,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車40萬輛,全面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4.強化貨車通行管控。加強貨車源頭控制,配合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疏解,有序引導貨車由繞城高速向第二繞城高速轉移。探索設立綠色物流示范區,強化示范區內貨車通行管控。[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市經信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四)推進綠色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1.構建綠色交通建設體系。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
碳排放。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效銜接,圍繞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統籌綜合交通線網布局,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空域資源。推動交通領域綠色化改造,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實施交通工程廢舊材料再生利用,全面推行綠色施工。[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口岸物流辦、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
2.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大力推進智慧交通感知設施整合共用,加快構建“全市域、全方式、全過程、全要素”交通動態感知網絡。深化交通數據信息融合共享,為精準調度、合理配置交通資源提供科學支撐。聚焦優化交通組織和提升運輸服務,打造重點車輛閉環監管、重要時段交通保障等應用場景,提升超大城市交通運輸智慧治理水平。[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委政法委、市網絡理政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成都交投集團、成都軌道集團、市公交集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牽頭單位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與相關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級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協同合作,制定有關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重大事項。
(二)抓好工作落實。各責任單位要主動擔當作為,分解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保質保量完成有關工作,切實做好風險防范化解,確保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工作平穩有序。
(三)強化動態評估。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要建立動態評估機制,加強對政策措施執
行情況的跟蹤調研和分析評估,結合國家和省、市工作新要求,不斷優化完善相關舉措。
(四)做好宣傳引導。各區(市)縣政府(管委會)、市級各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報刊、電視、電臺、網絡等媒體作用,通過發布公益廣告、制作專題片、新媒體推送等多種方式,加大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工作宣傳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7月2日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