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日,“問路
碳中和——2023汽車
碳中和峰會”在廣州白云國際
會議中心成功舉辦。與會
專家指出,汽車產業的
綠色低碳發展對我國能否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至關重要。“雙碳”目標下,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應全面推動技術變革、制造升級、質量提升,統籌全產業鏈協同降碳,多維度、多領域協同推進汽車產業
綠色轉型。
落實“雙碳”戰略
汽車產業發揮引領作用
當前,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與會專家指出,在推動“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汽車產業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探索碳中和實施路徑也將為汽車產業的持續壯大作出積極貢獻。
“我國汽車產業已進入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汽車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對于我國能否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至關重要。”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高裕躍指出,廣州將始終緊扣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轉型趨勢,引導汽車上游材料、零部件生產、整車裝備等全鏈條企業以“雙碳”為牽引,早謀劃、早著手、早布局,全力推進產業低碳綠色發展,共同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貢獻。
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能源報總編輯謝戎彬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牢固樹立系統觀念,進一步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中國汽車產業在邁向碳中和之路上,要全面推動技術變革、制造升級、質量提升,統籌全產業鏈協同降碳,發揮“領頭羊”的產業引領作用;要當好綠色發展戰略的踐行者和先行者,推動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和交通領域的低碳發展;要推進國際國內協作交流,加速汽車產業全球化之路。
汽車產業是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系統性變革的關鍵產業之一。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認為,我國汽車產業在推動“雙碳”目標過程中兼具四重特性——脫碳目標具有明確性、
碳排放環節具有特殊性、脫碳過程具有產業生態引導性、脫碳成果具有社會示范性。“汽車產業鏈深度脫碳,需要更加重視材料端的協同低碳化,產業鏈的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應當早布局、早開始。”
減碳任重道遠
產業面臨更多挑戰
“雙碳”目標為汽車產業帶來發展契機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挑戰。
今年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對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指出,中國汽車工業經過40年發展歷程,如今已走在世界前列。國際貿易正在發生巨變,中國汽車出口的崛起讓不少傳統汽車強國感受到威脅。“40年間,我國汽車產業一直在遭遇關稅和技術壁壘,如今歐盟委員會又發表要‘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展開調查’的言論,我們應該實事求是進行分析,明確WTO的具體規則,并積極迎接挑戰。”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指出,需要注意的是,歐洲提出的綠色新政、碳關稅,亦或是即將正式生效的電池法案,都會在提高我國汽車產品成本的同時,降低我國出口商品的全球競爭優勢,從而影響我國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勢頭,車企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張克林認為,機械工業各行業都要摸清家底,根據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訂落實“雙碳”時間表,科學制定低碳綠色發展方案,并開發推廣高效節能的產品,優化產業鏈條,深度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服務型制造,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建立管理與規劃體系。
“中國汽車企業擁有較完善的產業鏈和豐富的經驗,能為中歐在綠色經濟合作、歐洲綠色轉型和人類可持續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歐盟中國商會副會長王稚晟強調,無論是中國車企還是歐洲車企,都要共同對歐盟保護主義的舉措說不。中國市場對歐企開放,歐洲市場也應對中國企業開放,歐盟人為樹立壁壘和障礙,提高企業發展經營的成本,都是不可取的,也將極大阻礙歐洲和全球的綠色低碳轉型過程。
實現綠色轉型
仍需多領域協同推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表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安民認為:“我國實現碳中和僅靠技術是不夠的,一定要有正確導向,既要依托能源轉型,還要多領域協同。”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產品總監杜魁善指出,新能源汽車從產品屬性看,既是移動出行工具的載體,也具備移動多功能空間、智能移動終端和數字能源節點等多重屬性,由汽車本身逐步延展至交通、能源、信息等領域,升級為跨行業、多領域技術創新應用的綜合載體。
“汽車是交通、能源、信息和通信等多個領域低碳發展的連接點,我們要持續協同推進,形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網絡生態,構建產業生態發展新格局,通過多領域跨界融合、協同降碳,共同加快汽車產業低碳化的進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贊峰說。
從國際經驗看,政府采取多種財政補貼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通行做法,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想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樣離不開財稅政策的積極支持。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院榮譽院長、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賈康表示,我國應當提供必要的稅收引導、補貼手段以及專項支出,有效市場加上有為政府,采用更理性的應用政策工具,繼續合理地支持汽車產業在綠色低碳之路上持續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