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碳達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基礎和必由之路。作為峰值高度和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拐點,碳達峰的時間早晚和峰值高低,直接影響碳中和的開始、難度和時長。對于碳達峰年前的幾年,絕不能理解為“要抓住時機大干快上,狠狠發展大量排放”,而要謹慎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能降(能耗)就降、能減(排放)就減、能吸收(二氧化碳)就吸收,盡量降低峰值高度。
正因為如此,在沒有年剩余量積累的碳中和年當年,溫室氣體累積量最大、濃度最高、溫室效應最強。此時,地球的最大危機才開始全面顯現,極端天氣發生的頻度和強度都可能更多更強且難以預測,畢竟地球生態系統的連鎖效應具有嚴重滯后性。但溫室效應的轉折也由此發生,由于年剩余量為零,累積不再增加,且隨著吸收的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開始下降,溫室效應也相應減弱。所以,碳中和年也是溫室效應達到最大而即將減弱的起始年。
碳中和之后,人類需繼續忍受極端氣候危害,因為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仍然很高,距離恢復到工業革命前、《京都議定書》追求的1990年,或者我國以2005年為基準對比的濃度,還十分遙遠。目前,實現碳達峰的國家或者城市不少,但尚未有一地實現碳中和。足見,實現碳中和并非易事,恢復大氣溫室氣體的理想濃度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