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展望——以數字技術構建新型能源形態
能源活動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推動能源
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所在。因此,構建新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以及適應新能源特點的新型電力系統至關重要。在上述系列低碳零碳技術之中,以AI、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解決新能源生產消費痛點,實現從能源有序流動和精準匹配的最有效的技術手段。基于數字技術的數字能源將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新型形態。
1)構建以智慧電網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我國有豐富的風、光資源,但區域分布較為分散,如何讓分散的新能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從發電、儲能、轉化、輸電、消納等環節協調發力,這就需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高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因此,需要發揮數字化、智能化帶動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作用,研發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及電網安全高效運行技術,重點研發高精度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綜合調節技術、柔性直流輸電、低慣量電網運行與控制等技術。
2)構建城市級智能能源管理
平臺。能源互聯網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然方向,城市是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主要載體。打造融合跨行業數字能源信息共享
平臺、智慧高效能源公共服務平臺、綜合能源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三重功能的一體化平臺,可以實現城市能源(電、冷、熱、氣、水)綜合管理與綜合能源運營全業務支撐(生產、調度、營銷)。從而實現整個城市層面的能源大規模高效配置,覆蓋城市能源開發輸送存儲消費全環節,實現各種能源在空間、時間上互補高效利用。因此,打造城市級智能能源管理平臺是推動城市能源轉型及實現碳達峰的重要抓手。
3)發展分布式能源場景及形態。風光等新能源發電就近使用是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重要方向。《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優先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當前,城市新能源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可以充分發揮區塊鏈、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優勢,重點打造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光儲充放”一體化充電站等分布式能源數字化應用場景,提高辦公樓宇、工業園區、交通基礎設施等城市重點用能主體能量使用效率,助力打造能量自給自足的零碳場景。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任大明
編輯 陳莉 校對 陳荻雁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