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這引起
專家學者的熱議。他們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碳達峰
碳中和的部署,在我國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舉旗定向”的作用。
碳達峰碳中和久久為功
“碳達峰碳中和既是我國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戰略,需要長期堅持,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才能實現。”清華大學核能與
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毛宗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他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就是對這一問題復雜性和長期性的深刻揭示,反映了黨中央對實施這一重大戰略所面臨問題的清晰判斷。
毛宗強認為,我國實現碳中和,能源的主力將由大比例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被自己生產的無碳能源替代,實現能源獨立,這是我國在第二個百年征程中的重要戰略舉措。因此,要力保實現“雙碳”目標既不能貪功冒進、急于求成,搞運動式減碳,也不能踟躕不前、錯失良機,消極對待既定目標,而是應以目標為導向,分階段制定行動步驟,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氣魄,堅定不移地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楊曉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能源資源是實現現代化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支撐。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松懈、國際形勢嚴峻復雜、氣候變化等多種因素疊加的背景下,如何既保障能源供應安全以實現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的需要,又能持續穩定推進能源低碳轉型以實現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現實問題。
“歐洲能源危機為各國的能源轉型上了一課,能源轉型是好的趨勢,但要先立后破,循序漸進。對此,我國要引以為戒。協調好能源供應安全與能源低碳轉型之間的關系,踏實穩健走好能源轉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之路。”楊曉鋒說。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環境技術分會理事張建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
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們仍要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把握節奏穩中求進,在工作實踐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為國家、地方和各類市場主體謀劃
綠色發展藍圖。
抓好能源系統轉型發展是關鍵
當前,我國正在深入推動能源革命,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能源生產和消費穩步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變。張建紅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關鍵是能源體系的綠色低碳轉型。由于新能源“看天吃飯”的固有特性,而我國又是煤炭大國,在推行能源革命時必須先立后破,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要立足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大力推動煤炭清潔利用,保證能源安全和經濟平穩運行。
“推動能源系統的脫碳化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在毛宗強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等內容就是在供給側和消費側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
毛宗強說,發展氫能產業將在能源系統綠色低碳轉型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據他介紹,由于氫能具有來源廣泛、清潔低碳、安全性可控等優點,成為推動能源結構調整、能源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能源載體。氫具有工業原料和能源載體的雙重特性,使得其可以在諸如化工、冶金、重載交通等難減排領域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同時也可作為儲能介質平衡電網負荷,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消納,構建氫電協同的
清潔能源體系。
“發展氫能產業,將倒逼氫能全產業鏈的‘制、儲、運、用’各環節技術進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并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市場和新的就業機會,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契機。而氫能的廣泛應用,也將推動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美麗中國而貢獻新的力量。”毛宗強說。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是一個綱領性文件,對我們今后很長時間的工作都能起到指導作用。”在他看來,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積極作用,將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得更好。例如,很多地方都積極發展新能源,我國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時,要做好新能源系統的配套設施規劃與建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