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發,春山可望。2022年的春天,
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規劃綱要的主線。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縱橫正有凌云筆,偉大事業譜新篇。隨著“1+N”政策體系陸續出臺、頂層設計落實推進,“雙碳”成為全國兩會的熱詞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這為今后一段時間內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指明方向。
篤行推進:不畏浮云遮望眼
發展為了誰?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碳達峰碳中和新命題的出現面臨深刻的時代背景。
直面問題不易,破解問題尤難。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時代之基,回應時代之問,引領時代之變。
方位明確,才能把準航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個人認為,其背后的一個原因是,過去的傳統發展方式遇到了不可持續的危機,中國經濟必須實行綠色轉型。”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對記者表示,“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福祉。傳統發展模式不僅帶來不可持續的環境危機,還面臨發展目的與手段的本末倒置。新發展理念、美好生活概念的提出及以人民福祉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實質是回歸發展的根本目的。”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戴彥德看來,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由粗放型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要抓手。
把時間尺度拉長,時代變遷中的發展脈絡也逐漸清晰。在1995年召開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指導方針第一次出現。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把過去常講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表述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戴彥德認為,碳達峰碳中和是必須堅持的戰略目標,也是必須把握的發展機遇,要堅定不移推進。“雙碳目標對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能再沿襲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戴彥德說。
對于2022年5.5%的經濟增速目標,有分析認為,這是中國辯證把握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的關系,繼續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明確不搞粗放型發展的有力體現。“非不能也,而不為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階段,必須解決好質的問題,在質的提升中實現量的增長。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通盤謀劃,精準落子。一年多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履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統籌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一系列深層次改革正穩步推進,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夯基筑臺、立柱架梁。
轉型當時:于無聲處聽驚雷
變化,正在發生。發展“含綠量”和生態“含金量”同步提升,數字化和綠色化正成為未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
看形勢:持續的綠色經濟相關政策促使
清潔能源占比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優化。2021年全國萬元GDP能耗較2020年下降2.7%,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電石綜合能耗下降5.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
碳排放下降3.8%,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
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5%,較2020年上升1.2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底,全國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
看
走勢: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技術和業態創新加快涌現,綠色競爭新優勢正在培育。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帶動作用增強,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2.9%。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集群發展取得新進展,重點領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3%和74.7%。
看趨勢:新產業方興未艾,市場迸發出新活力。“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注冊光伏相關企業超10萬家,增速33.1%;新增注冊風電相關企業超1.3萬家,增速31.47%;新增注冊儲能相關企業6400余家。2021年新增注冊的
新能源汽車企業是2020年兩倍,新增電動汽車換電相關企業3.9萬余家。
看態勢:綠色產業前景廣闊,巨大的商業機遇和發展機會正在涌現。央行正式推出
碳減排支持工具,助推
新基建、綠色經濟、新能源等發展。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國內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有分析認為,未來20年新能源、
新基建、數字經濟將代替過去的房地產、重化工業和傳統行業成為新的三大支柱。
穩中有進,以進固穩,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全面鋪開。
“以2060年碳中和為目標的新技術、新產業、新路徑,正在給中國市場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更多的創新活力。從2021年開始,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將激發更多產業、更多企業、更多地區加快邁入低碳發展的新軌道。”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對記者說。
發展速度在換擋,發展方式在轉變,發展動力在轉換……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中國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框架,成為綠色低碳轉型綱舉目張的抓手。
統籌謀劃:風物長宜放眼量
對于全新時代命題的解答,考驗智慧、見證勇毅,更彰顯遠見。
實現雙碳目標,要正確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特別是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能源安全被列入“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任務之中。
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約為57%。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明確指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今年1月份在山西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去了一個儲煤場,這也是他連續7年地方考察“看煤炭”。對中國建設的“動力之源”煤炭,不能一拋了之。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把握步驟節奏,先立后破、穩中求進。
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這是對進與退的辯證把握。
今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度囑托:“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這件事,要按照全國布局來統籌考慮。雙碳目標是全國來看的,哪里減,哪里清零,哪里還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為保能源的措施還要增加,都要從全國角度來衡量。”
等不得,也急不得。這是對快與慢的辯證分析。
兼顧當前與長遠,既保障能源安全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一系列部署正在整體謀劃中協調推進:一大批“風光”項目多點開花,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加快推進,新的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正在穩步建立。
在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在沙漠、戈壁、荒漠規劃建設4.5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這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是最大規模的,周邊煤電企業要堅持先立后破,建設超超臨界發電機組,有序改造供電煤耗300克/千瓦時以上的老舊機組,建設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這將構成能源供給和消納的新體系。”
“我們不搞‘碳沖鋒’,也不搞‘運動式’減碳。我們將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一定能夠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對此充滿信心。”何立峰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