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連續印發“雙碳”行動方案和戰略規劃,為全面、準確、長遠推進
碳中和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從技術角度如何推動“雙碳”目標落地?金融業怎樣支持
綠色轉型?在目前的轉型之路上,還存在哪些阻礙?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原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教授侯立安,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秘書長王羽,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理事長王廣宇共聚首屆碳中和綠色生產力
論壇,就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雙碳”目標倒逼產業結構調整
杜祥琬開宗明義,“雙碳”目標意義重大。一方面,將引領我國有步驟地實施低碳轉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減降碳協同增效,使生態環境的改善由量變走向質變,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將倒逼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及時抑制發展“雙高”產業的沖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進步,拉動巨量綠色金融投資,帶來新經濟增長點和新就業機會,壯大綠色低碳產業。
“高碳不是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雖然美國走了高碳的路子,但歐洲是以相對低碳走向同樣的現代化,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可以借鑒和參考,通過認識碳達峰的規律性,進一步走向碳中和。此外,就我國的能源儲備看,雖然化石能源領域存在‘富煤、缺油、少氣’的問題,但非化石能源,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快,資源豐厚,毫無疑問將為低碳轉型提供重要基礎。”杜祥琬強調。
王羽認為,我國目前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調整生產結構、轉變生產方式任務艱巨,傳統產業占比依然較高,戰略型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尚未形成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產業鏈、供應鏈還處于向中高端邁進的重要關口。做好“雙碳”工作、加強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持續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將加強我國的經濟轉型,加快促進綠色經濟新動能和可持續增長的形成,顯著提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效益。
技術攻堅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如何以實實在在的技術推動“雙碳”目標實現?侯立安圍繞低碳水處理的相關問題做出解答。
他表示,當前污水處理廠被認為是水處理行業的
碳排放主要來源。有研究表明,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溫室氣體相當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57%,基于此開發高效綠色的水處理工藝迫在眉睫。其中,綠色低碳膜分離技術或成為支撐水處理行業綠色發展的關鍵一招。
“基膜材料是當前膜技術發展的核心,分離技術也被認為是高效低能耗的水處理技術。因此,要一方面開發石墨烯等用料少、透過性好、耐污染型強的新型水處理材料;另一方面,開發節能降碳的新膜動力與節能裝置,減少碳排放。”侯立安說。
王羽強調,“技術攻堅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首先,大力度推進
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推進規模化儲能、氫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等技術的發展;其次,推動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在節能、
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融合;再次,加快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
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推動
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
托管等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最后,加強森林資源的培育,恢復并增強草原、綠地、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
王廣宇認為,金融業支持綠色轉型,需要從零
碳金融生態體系發力,具體包含綠色金融、
碳金融和轉型金融三個維度。其中,綠色金融在近20年中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代表,碳金融也不斷拓展;唯有轉型金融仍是一片空白,在傳統金融領域里金融的觀念、資金的動員、投融資的技術、專業支持等問題都較為突出。
“轉型金融本身就是為了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和綠色可持續、安全高效的產業體系所做出的主體性金融市場行為調整。與綠色金融相比,應對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范圍更廣,要求更高,同時也將帶動更多的創新型零碳技術發展,因此對降低綠色溢價(零碳排放的能源成本減掉傳統能源成本)來說舉足輕重。”王廣宇解釋。
綠色轉型之路上依舊挑戰眾多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雖然各行業都為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好了準備,但不得不承認,當前在轉型之路上依舊留有不少困難和挑戰。
“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一般用了45年,長的70年,而中國僅預留了30年。所以,在碳達峰之后只有更有力度地減排才能實現碳中和,這顯然不是件易事。”杜祥琬認為,總體來看,目前的“雙碳”轉型中就存在產業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對高碳發展路徑依賴慣性較大的四方面問題。
在他看來,碳達峰是高質量經濟發展同時所實現的達峰,是產業結構優化和技術進步導致碳強度逐步降低所實現的達峰,不是攀高峰,更不是沖高峰,而是要瞄準碳中和的達峰。碳中和則是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是開創一條兼具成本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路徑,是和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同步的、經濟社會低碳轉型深刻進步的里程碑。因此,在實現碳達峰的過程中,務必要盡力做好實現碳中和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
石定寰指出,此前中央在指導文件里對今后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曾提出八個要素,包括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但其中的很多要素在實踐中尚未形成系統方案和實現路徑。“以綠色投資為例,目前還沒有成為我國投資的主導方向,很多該有的制度、政策、
平臺都遠遠沒有建立起來,與‘綠色’要求差距甚廣。”
此外,石定寰進一步表示,當前綠色設計被提到重要高度、放在關鍵位置,要求日后需要把各種綠色技術綜合運用進設計對象中,并集成創新成果。不過,以他目前的調研結果看,尤其在建筑設計領域,
新能源材料的使用還遠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建筑設計理念也并未與綠色設計深入融合,因此,未來以綠色設計理念引領綠色發展,依舊任重道遠。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