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在線上媒體交流中表示,中國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目標,將推動可再生能源進入“倍增”階段,未來40年平均每年風電和光伏新增裝機要達到2億千瓦以上。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承諾中國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零碳發展從論述題走到了數學題。”張雷說,習近平主席講話一錘定音,下一步是確定各區域各個時間段的階段性目標問題。
張雷表示,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交通、工業等領域用煤、石油供能都會被電力替代,預計2060年中國的電力需求會是目前的三倍以上,超過20萬億度電,這些電力將主要由可再生能源發電供應,以年發電2000小時計算,需要100億千瓦左右的裝機,折算下來未來40年平均每年需要新增2億千瓦以上的
新能源裝機。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并網裝機(含水電、生物質發電)約6475萬千瓦,其中風電新增2574萬千瓦、光伏新增3011萬千瓦。未來40年平均每年新增2億千瓦,意味著在可再生能源中擔綱主力的風電、光伏每年新增裝機需要成倍數增長。
張雷是遠景科技集團的創始人,遠景科技集團下屬的遠景能源是全球領先的風電整機制造商。張雷一直呼吁為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他認為根據現有的技術經濟條件,通過大力發展風電、光伏,中國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也可以實現。
今年4月,張雷發表署名文章《氣候危機沒有疫苗》,呼吁中國及早向零碳堅定轉型。今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張雷上交議案,建議中國通過立法為零碳目標設立時間表。張雷接受采訪時也表示,中國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20%的比例預計可以提前完成。
中國風電、光伏已經到達了平價的歷史性節點,今年是風電、光伏補貼的最后一年(海上風電補貼持續到2021年),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地區,風電、光伏甚至可以比煤電更便宜。
這意味著在發電側,用風電、光伏替代煤電,不僅可以提供更清潔的電力,還可以實現更低的發電成本。但風電、光伏波動性的特點,為電網的調峰能力帶來了挑戰,并將帶來系統成本升高。
張雷認為,在發電側,通過風、光配儲能,隨成本持續下降,未來將不僅比煤電便宜,還能像煤電一樣可控,在用電側,隨著電力改革持續推進,現貨電力市場的建立,將推動用電負荷更具靈活性并與風電、光伏發電相匹配。在現階段,電網可以通過監測、調控局部用電負荷,建立“虛擬電廠”,來低成本地提高系統調節能力。
張雷表示,從風電行業角度,中國風電資源足以支撐中國風電新增裝機成倍數增長,現階段是技術、政策的桎梏阻礙了風電的大發展。比如在電價最高的海上風電領域,行業沒有把“度電成本經濟性”作為風機先進性的最重要指標,沒有根據中國各海域風資源特點來設計更低度電成本的風機。如果參照歐洲,海上風電場到電網的電纜由電網承擔,并采用合適的技術路線,在不遠的將來海上風電就可以實現平價。
早前,張雷指出,中國及早實現零碳轉型,不僅是為全球應對氣候危機作出表率,同時也可以在萬億級的
綠色產業中占據先機。
經歷十數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風電、光伏制造業,中國的光伏電池、組件行銷全球,占據全球7成以上市場份額,中國風機全球影響力稍遜于光伏,但也在積極擴展海外市場。
張雷表示,相比光伏電池、組件,風機產品的運輸成本更高,也不像光伏產品的產業鏈比較短,技術標準比較統一,中國風機擴展海外市場還要先獲得當地金融機構和認證機構的認可,現階段國內風電正處于“搶裝”之中,供不應求,下一階段中國風電制造業的全球化勢在必行,也一定會取得成功。
張雷透露,風光和儲能將成為未來的“新煤炭”,電池和氫燃料成為“新石油”,圍繞風電、光伏,電網也需要升級為更靈活的“新電網”,遠景圍繞“新煤炭”、“新石油”、“新電網”的能源轉型大勢,正在全力以赴做產能和業務布局。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令人振奮。”張雷說,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但按照中國的發展經驗,中國一定會提前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風電、光伏制造業也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